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戰疫夾攻 油價失控 供應鏈未通~

April-23-2022- Q# J/ @. ?  z8 }) o0 i* D; v

1 q0 C  e- x7 R( w9 _, ptvb now,tvbnow,bttvb
0 J+ \5 c" k" r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2 U2 T! V% [, q9 y$ c
, V/ ]: S4 `$ I) a. E
米加、菜加、樣樣加價,第5波疫情重創港人健康後,市民還面臨高通脹、高生活壓力的打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3月份消費物價指數,俗稱基本通脹率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7%,不過,當中個別分項升幅驚人,如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基本食品,指數按年上升7.6%;交通的通脹指數亦按年上升了4.9%;衣履開支同樣不菲,按年上升4.3%,即衣、食、行全部疫市大升。有經濟學者坦言,隨着全球局勢動盪及疫情,供應受阻,油價上漲、運輸及生產成本上升,通脹壓力料會持續。政府亦罕有地警示,短期內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料會居高不下,導致進口物品價格升幅加快。# x; n8 k# U& e
% R" |* ?+ x* I4 I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升幅亦達1.7%,高於1月及2月合計的平均升幅1.5%,而經季節性調整後,指數截至3月止的3個月的平均每月升幅為0.3%。0 `6 m$ [6 o. T) p! P: L

! O' B! S9 \) N新鮮蔬菜價格升幅擴大# m' c+ ]3 J3 O9 U9 J# p" a
通脹升幅主要來自基本食品價格,尤其是新鮮蔬菜價格的升幅擴大所致,疫情下外賣增加,外出用膳及外賣的消費物價指數亦按年上升2.7%。
& k  n% y0 d2 O# \! l-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百物騰貴,一眾市民深受其害,何小姐表示,新鮮蔬菜及肉類亦分別加了一至兩元,每月需花費多近200元。盧女士則指,街市買菜價格一日貴過一日,好多食材都貴了。本報翻查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季的大米售價調查,可見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5公斤裝泰國米,最新售價已較今年過年前上升一成。蔬菜批發價格亦顯示,多種蔬菜價格高企,有市民直言自3月爆疫至今,並沒顯著回落。
! C3 [" l2 ^7 [( Q6 o- ^9 c& |www2.tvboxnow.com3 I# n, c+ W4 a& n1 R9 I9 q
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整體通脹的按年升幅為預期之內,認為除了食物原材料上漲外,油價亦成為通脹的主要兇手之一,指市民於疫情下減少外出用膳,多了到街市、超市購買新鮮食材,令相關的需求大增,但供應卻曾出現短缺,令成本高漲,再加上原油價格處於高位,汽油等車用燃料亦較去年上升,令食品、日用品來港的運輸成本攀升,並稱交通的4.9%升幅反映相同原因。李相信,4月的通脹率將按年升約2%,當中基本食品亦會如上月相似的升幅,相信與消費券的派發與商戶減少折扣幅度有關。
" C  w& p1 y( @$ C5 d9 `tvb now,tvbnow,bttvb
# b0 c$ Y! ~5 ?5 |! ^  t公仔箱論壇政府警示通脹居高不下
2 ?/ B3 ]4 t;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政府則展望,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供應和運輸瓶頸影響,短期內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料會居高不下,導致進口物品價格升幅加快。不過,因本地租金仍然溫和,總體而言通脹仍會大致受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I) [8 N4 |1 _. Q( J
tvb now,tvbnow,bttvb, P4 J* B) t8 M# K4 k1 @! O- d
公仔箱論壇" U6 g9 `* v7 n$ V: v8 I. {

- h1 g, l: v7 ~' b7 f, I市民心聲
( G% I( O) O1 r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n+ q8 ^! F- L

( @5 p4 V& Q1 m$ m, P6 b疫下通脹升溫,生活逼人。
/ m  S  p: P& H, i" N3 etvb now,tvbnow,bttvb* }  O  A' H; m& X- A) Q9 b4 R- U% d
公仔箱論壇+ Z4 X# H. [  R8 e/ t, D9 c8 N5 j/ r+ v
3月份各類別綜合消費物價按年變化
食物交通衣履樣樣貴 3月通脹率1.7%難揭實況
1 x- n, E) t' ?% ^8 g, l6 P: T公仔箱論壇
  I( `9 k( p4 X3 f0 a- Kwww2.tvboxnow.comApril-23-2022tvb now,tvbnow,bttvb" ~7 q3 l7 P0 _1 h
公仔箱論壇3 B, f- ?0 h6 f
tvb now,tvbnow,bttvb' l8 ^1 u( M4 o2 D4 ]7 @8 t
百物騰貴,基層生活困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1 U1 v; `$ u7 e5 v
tvb now,tvbnow,bttvb  V! z5 ]+ P% H+ C
【本報訊】第5波疫情陰霾籠罩下,百物騰貴,不少市民都感覺生活壓力愈來愈大,但政府統計處剛公布的3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竟只有1.7%,令人奇怪。細看通脹分類數據,「基本食品」一項大幅上升7.6%,屬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之冠;「外出用膳及外賣」亦錄得按年2.7%的升幅,加上「交通」及「衣履」兩項亦按年增超過4%。通脹率理應大幅攀升才合理,其實通脹數據無法反映實況,原因與各消費種類佔通脹數據的比重作怪有關。tvb now,tvbnow,bttvb! z* O* [  g% }
" s  S$ N: C; X& S8 i& m, E
每項消費種類佔比不同

2 q, L) L9 L  W' f: x( ^有關比重名為「開支權數」,各項目的比重以百分率顯示。在最新的開支權數中,佔最多的一項為「住屋」,達39.44%,足以左右指數最終結果,而本月住屋竟按年出現0.1%跌幅;至於佔比12.93%、排第3的「雜頂服務」,只上升0.9%。反而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食物開支,基本食品的比重僅佔11%,外出用膳及外賣佔比超過17%,兩者合成第二大比重28.17%,與首位住屋分項有一段距離。
0 H9 q' Y) G. t$ z% P
* ^" S1 b3 _1 D# v9 fwww2.tvboxnow.com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解釋,綜合物價指數反映多項商品或服務比例,而每項佔比有所不同,拉上補下之下,市民所感受到的通脹變化,或大於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又認為政府有需要時作出檢討,長期研究權重變化,以貼合市民現實生活。統計處指,開支權數大部分是根據政府統計處進行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所得的住戶開支模式,輔以其他來源的數據得出。
劏房戶慘情 一斤肉分4日食
) v# f& }. m* K+ L2 h( ]4 ?
* S8 }. u/ b: I  G+ B- Z; zwww2.tvboxnow.comApril-23-20221 @, X2 X4 N; D

9 z# L, a6 M2 s$ W0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p2 h; T8 I8 a% B# c8 b: j  M
陳女士一家三口居住深水埗劏房,生活艱苦。0 C+ A' }. j% ]; Z5 L6 K' `6 |. X

+ L- D) Y: X2 k/ X5 n6 ^+ ktvb now,tvbnow,bttvb【本報訊】疫情嚴峻打擊基層市民生計,通脹升溫更令基層生活百上加斤。有基層家庭經濟支柱在疫情下失業,家庭收入大減逾萬元,感慨已經「食穀種」度日,誰料生活物資不停加價,自己一家要一斤肉分3至4天吃,大感徬徨!有市民則因女兒提早放暑假,需長時間在家照顧,減少工作時間,結果每月薪水大減5,000元,偏偏疫情期間菜價上升,負擔大增,一家人惟有節衣縮食。tvb now,tvbnow,bttvb) J- T1 k9 f$ D& M! i! S

( ~* p8 A- D) Y% l5 |% r4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陳女士一家三口居住不足200呎的劏房,原先依賴丈夫月入1.8萬元過活,但去年12月,丈夫失業後收入清零,一家人只好靠積蓄過活,加上物價飛升,菜價大幅增加外,肉類價格也不穩定,陳女士坦言「菜同肉都唔捨得食,但個女喜歡食肉,惟有買一斤肉分3至4日食」。她又稱,曾試過無法負擔每月5,000元的租金,交租困難加上染疫,精神壓力大增,又擔心女兒久困家中精神健康受影響,生活艱苦。公仔箱論壇& u# I! w( b# {  i0 |

$ Q; M9 L. o/ J* i  L$ b( ?6 ^tvb now,tvbnow,bttvb疫下每月收入減$5000公仔箱論壇- a+ E& c! t7 u9 S/ Q: g3 d; n2 p
從事電訊業的Joe一家三口同樣居住劏房,疫情雖沒對其工作帶來大影響,但因女兒要提早放暑假,妻子原先做兼職幫補家計,這段時間也只好留家照顧女兒,原本月薪可獲約6,000元,疫情下只剩約1,000元。Joe又提到,物價高企反映在女兒的補習費用上,女兒一個網上英語補習的課程已花逾數千元,夫婦二人也只好「慳埋慳埋畀個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