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公院續蔓延 佛教醫院15人群組兩死 醫局指反映社區情况 「緊張」伊院個案!

July-18-2022公仔箱論壇- a" B( ~; w* Q# U1 ^9 I8 R& b6 D6 H

6 E$ [1 C' ]. G& x  p! `' htvb now,tvbnow,bttvb5 ]% O8 z; H. S5 l
香港佛教醫院兩周內共有兩個病房爆疫,其中紓緩治療科病房昨日再 . . . . . . (林靄怡攝)' K; q* [/ \' |: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b) T9 M5 u! `' z5 |
tvb now,tvbnow,bttvb& S9 S3 e# y  }$ r6 D5 ~7 F
www2.tvboxnow.com. i, [8 P: N! a- T) }" `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單日個案維持逾3000宗水平,再有公立醫院病房出現感染群組,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5名病人和3名員工染疫;早前爆疫的香港佛教醫院紓緩治療科病房昨日增至10名病人和5名員工染疫,其中再多一名患糖尿和肺癌的七旬女病人離世,該病房累計兩名病人死亡。對於近日接連有病房出現群組,醫管局形容是反映社區感染情况,重申本周將加強部分員工核酸檢測。
/ O" c' y: q1 z# H7 P# H$ y0 E
/ ?; [9 i+ z% S- N) b/ Ctvb now,tvbnow,bttvb本港昨日公布新增3486宗陽性個案,3313宗為本地感染。香港佛教醫院紓緩治療科病房再多一名91歲女病人染疫,累計10名病人和5名員工受感染,多一名71歲女病人死亡,累計兩名病人死亡;該女病人生前為院舍院友、曾打兩劑疫苗,患高血壓、糖尿病和肺癌,需長期聞氧氣,早前因精神科問題入住九龍醫院,後出現心房顫動和血氧下跌,7月6日送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兩日後轉送佛教醫院,至13日檢測陽性,獲處方抗病毒藥,前日離世。www2.tvboxnow.com, ?/ }2 d0 X; A" ]' X1 S# ?( h
公仔箱論壇! x. }. V! d9 N9 r1 g, e
除上述女死者外,醫管局另公布3名患者死亡,其中一名94歲女死者亦為院友,生前曾接種兩劑疫苗,本身患高血壓和心臟衰竭等,於亞博館臨時檢疫中心檢測呈陽性,並出現發燒和咳嗽,送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其後X光檢查發現肺炎,病情惡化至前日病歿。
5 J4 x$ D6 e' t( n5 a5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4 Z) M7 x1 t0 S5 S7 N/ K2 q
其他醫院方面,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出現爆發,一名70歲男病人7月15日檢測陽性,院方其後發現多4名病人和3名員工染疫,其中一名82歲男病人因自身病况危殆,其餘病人穩定。伊利沙伯醫院A3骨科病房再多兩名護士學生和一名病人服務助理檢測陽性,累計6名病人和3名員工受感染,早前另有一名曾照顧該病房染疫病人的深切治療部護士染疫;該院另一骨科病房亦有兩名病人和兩名員工早前受感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_# l! D& X6 p: c0 ~1 z

2 r0 o/ f# B7 h& z6 i* m# @tvb now,tvbnow,bttvb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稱,「緊張」伊院的感染情况,正調查不同個案的關聯和源頭,又形容近日接連出現醫院感染群組是反映社區情况,重申本周將加強部分員工核酸檢測。公仔箱論壇( q. ^4 N* |2 ]

1 @5 T; O5 z2 N/ [3 N' }& H公仔箱論壇蔡若蓮張竹君倡續師生快測
' M! L  u; Q# V' Z6 q  ctvb now,tvbnow,bttvb劉宇隆:與接種率不應掛鈎' |4 |% X! [* Q! {# Y' T9 a" J
另外,港大專家袁國勇和孔繁毅早前撰文建議若本港新冠疫苗第二劑接種率達95%,可取消學校師生每日快測。教育局長蔡若蓮昨被問有關建議,稱每日快測是確保維持面授課堂的措施,強調會留意疫情發展和參考專家意見。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於疫情記者會說,每日快測有效防止校內大型傳播,認為暫應維持,否則個案流入校園構成大爆發或須全校停課。www2.tvboxnow.com) d2 A: d# x3 U

* Z6 {2 \" h) @8 D4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認同每日快測可減校內爆發,否則出現數代傳播才通報已太遲。他認為師生快測與接種率不應掛鈎,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重症,並非預防感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