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伊院首設「醫院指揮中心」 AI識別高風險病人 紓急症室擠迫 騰出床位快~

2022/07/22
, h4 f' ?; V6 O) p9 ]8 j,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9 q4 W7 @9 W+ X6 r3 V& _/ \) J公仔箱論壇
' E: i- i+ p6 ?+ @% G$ Z( Mwww2.tvboxnow.com% F8 d' v9 M$ z/ b# I* @
人口老化遇上疫情夾擊,靈活調配病床成關鍵。伊利沙伯醫院2年前試運全港首個「醫院指揮中心」,以自動化系統整合病床空缺、協調病人上房及出院程序,紓緩急症室擠迫及盡快騰出病床。另神經外科、內科及骨科的病房可用人工智能(AI)分析病人維生數據,分辨患者治療緩急先後。公仔箱論壇4 m9 E' f1 g- }, V/ `! k
9 S) P5 a6 ~& |" ^% a$ i9 d: u9 J
九龍中醫院聯網資訊科技統籌兼伊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麥凱鈞指,治療數據數碼化多年,如病人X光片、磁力共振片(MRI)均直接上載內聯網,惟過去數據分散,前綫醫護翻閱需時。而智慧醫院是伊院近年重要發展項目,醫管局2020年10月23日率先於伊院試行「醫院指揮中心」,以病人為中心,整合數據,如臨床作業系統可自動綜合留院者的血壓、血氧、心跳等維生指數及化驗報告,人工智能更可自動提示巡房醫生有關病人惡化風險,及早跟進。
' y' t8 p3 L& a3 o
: N. V; U# e1 y; H, c! H* atvb now,tvbnow,bttvb方便醫生巡房問症
7 i# o( E, D* \' p( P麥指,每間病房約40張病床,巡房需耗2小時,過去醫生習慣由「1號床」開始問症,「但最有需要病人或在35號床」,新系統可用「紅燈」標出病人異常,醫生透過平板電腦可隨時翻查,緩急先後一目了然。
8 C2 n$ R' B; G: T! v3 @;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K1 W# w5 v( t% o6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麥指,目前神經外科、內科及骨科已試用臨床系統,因應第5波疫情,院方開發出「新冠模組」,以紅、橙、綠三色標示重症病床佔用率,「如全房綠色即多輕症,可盡快調往其他治療設施。」他透露,醫管局已有時間表將系統推至各聯網。
7 Y  D5 U/ A- b5 \: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k9 z# @# _) B! L; m
另伊院中央護理部部門運作經理魏秀珍指,系統的「儀錶板」可查看各病房病床佔用率等,病人出院流程以「時間綫」標示,「急症室可預知何時有床位空出。」tvb now,tvbnow,bttvb) X, n' f; q" X3 T3 a7 f

$ v( a" ?) j5 s$ I) _* r' p* u/ Y7 M聯網行政事務總經理雷沛然補充,新系統可實時定位等候入院者;並能監察多少病人正等候上房,方便調配人手。www2.tvboxnow.com) |/ J, q8 {' g. r; |
- I* K, H3 `5 y) Z  y
公仔箱論壇" i. F! [  q  g# l7 w
▲麥凱鈞指,海外研究指自動化系統可減病人留院日數三分一。(陳靜儀攝)公仔箱論壇1 Q9 e0 {+ c; l. d- c* Y
公仔箱論壇5 _/ y' h3 Y# A9 F" k8 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