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7-7 08:24 PM 編輯 ) ^( i, s" {' zwww2.tvboxnow.com - I5 z. Q5 M# E* G& k6 ` O" ~( X 繩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間(904年~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只,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只而得名。 繩金塔歷經滄桑,屢毀屢興,現存塔體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1985年,國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繩金塔。1988年清明動工,1989年10月竣工。2000年世紀之交,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資助下,繩金塔重煥生機,我們將努力把繩金塔規劃,建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宗教、文化、旅遊、美食、工藝品銷售為一體的繩金塔公園,它建成以後,將與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相媲美。 繩金塔為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凈墻及鑒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飄逸的飛檐,並懸挂銅鈴(按照制作古代編鐘的工藝,重新鑄造風鈴,七層七音)它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繩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內,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世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歷史沿革 繩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間(公園904~907年)。相傳建塔時,掘地得鐵函一只,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之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繩金塔多次建築。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當時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南昌,繩金塔毀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後,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體長期失修而“全仆于地,無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撫冬國襄的主持下重建,現在的塔體就是哪時所建。此後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緒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擊起火,部分本質結構被焚,嗣後又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劫難,整座塔僅存磚砌塔體及葫蘆形塔剎。1985年,國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繩金塔。自1989年維修後,歷經十余年,自然損壞較為嚴重,由于當時木材未經防腐處理,木構件被雨水、潮濕等侵蝕而糟爛,有的被蟲蛀、蟻嚙而空朽,鎦金銅皮(塔剎)銹損,油漆斑駁、脫落,磚石風化。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繩金塔重換勃勃生機,整個景區建成後,它將與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相媲美。www2.tvboxnow.com1 K# o' F8 F1 ?/ d* P2 P! v9 M* {5 p
繩金塔現狀" C6 H& C4 j( j( t3 A: W& I
繩金塔在四十畝左右范圍進行規劃改造形成塔體文物規劃為主軸線,四大區域組成的繩金塔公園格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市場經濟的眼光來看,具有巨大的旅遊觀光價值,是一處不可多得旅遊資源。具體來說,形成以歷史文化為主線,四大區域的格局。歷史文化為主軸線:包括現有的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劍池、南門石牌樓,把大量蕩氣回腸的動人傳說整理出來。四大區域:第一大區域是鳴江園,這是為了紀念清代大建築師雷發達先生所建,在近四畝的土地面積上栽種名貴花草樹木,有南昌市名樹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桿蘇鐵、倒槐之類樹木、風雨亭等諸多內容和品種,具有觀賞、休閒功能。第二大區域是民俗村,在7.8畝土地面積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來的民居、按照傳統有著獨特民俗風情建立一個民俗村。裏面陳列擺放著傳統鄉土風情的勞動生產用具,犁、耙、輾、水車等諸多勞動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讓遊客觀賞為之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大區域在繩金塔的東北面建一座文廟,是祭奠孔子及屬下門生顏回及子羽的場所,內擺放祭孔時全套器樂,大廳兩側墻壁並刻有孔子生平事跡。此建築落成後,成為南昌市唯一一座大型文廟,其規模氣勢巍巍壯觀。第四大區域在繩金塔西北面興建一座隆興院(戲臺、茶樓),節假日舉辦大型文藝活動,並常有省京劇團、市採茶戲團、市歌舞團此出演地方戲,吸引了很多觀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_- M, v. f. Y' i6 ~4 j6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