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借策發會製造社會共識假象 [打印本頁]

作者: huichi0426    時間: 2012-12-27 05:27 AM     標題: 借策發會製造社會共識假象

策略發展委員會是由董建華在九七年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九八年正式成立,原意是就本港長遠發展路向及策略向特首提供意見,起初成員數目「貴精不貴多」,只有十多人,官方成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非官方成員有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及時任行會成員的梁振英,以及多名工商界領導、大學校長專家等各界精英。該屆策發會在○○年發表了名為「共瞻遠景 齊創未來─香港長遠發展需要及目標」的報告,提出香港必須與內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加強合作,奠定港府其後加強粵港及泛珠合作的基礎。
! ^. i: j3 C& Y' h7 G' o7 a) q; g+ I8 ?www2.tvboxnow.com9 s' e8 I2 a, K  ~. u4 Z
曾蔭權於○五年上任特首後,把策發會大幅「發水」至超過一百人,首度吸納了多名泛民主派人士。其後策發會更增至多達一百五十四人,並新設四個委員會,其中一個專責討論政制發展,被批評想繞過立法會,藉保守成員意見「溝淡」泛民的聲音、製造社會已對政改達成共識的假象。不過,○七、○八年政改方案最終仍在立法會遭到泛民否決,證明曾蔭權「借策發會過橋」的做法完全失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L+ \, W8 N6 d) t7 v

" B4 ^( L# V% j# Q5 w$ \意見未受重視 出席率參差www2.tvboxnow.com' i5 V$ p; ]1 ^9 T' k+ _
曾蔭權○七年連任後再度改組策發會,把成員數目重新「縮水」至六十七名非官方委員,又把原來的四個委員會重新合併為一個,但由於曾蔭權政府對策發會的意見未見重視,加上成員出席率參差不齊,意見質素亦流於「吹水」,令策發會這個重要的中央諮詢組織變得「可有可無」。有在今年六月底結束任期的前策發會成員透露,上屆策發會最後一次會議於今年初舉行,之後長期未有開會,政府亦未有交代他們的使命已結束,非常不負責任。
( t. Q# p& b; j7 W' mtvb now,tvbnow,bttvb( d$ ^* f% O; h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