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吃苦瓜降血糖?小心傳言陷阱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14-10-28 09:15 AM     標題: 吃苦瓜降血糖?小心傳言陷阱

每天吃苦瓜、紅心芭樂就能降血糖?阿公、阿媽之間互相傳授的抗糖尿病心法,讓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聽得膽戰心驚,他強調,坊間或網路流傳的控制血糖秘方,多數是錯誤的,「糖友」需小心辨別,以免延誤病情,得不償失。" {- M' s: }- ]" t
每天吃苦瓜、紅心芭樂、冬粉,降血糖不成,可能會適得其反。

: O7 O+ T/ k1 V4 G: {# N7 Y) g; L1 Otvb now,tvbnow,bttvb( o+ T) `: @3 R" u9 v! ~( M% A7 [
坊間錯誤訊息不可信
) q1 T% D' W' W9 X/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洪建德主任歸納糖尿病友間流傳的控制血糖秘方,包括少吃飯、少量多餐、每天吃苦瓜、紅心芭樂、以冬粉取代米飯、只喝檸檬汁以及不要打胰島素、打久了要洗腎等,他表示,這7種說法都是錯的!
, d+ b2 H9 X+ x, P) D) G4 Y3 k, G4 V* Q7 J: m8 R+ y: a
洪主任說,少吃飯雖可減少澱粉攝取,但人的熱量一半來自澱粉,才能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不足時,會感到饑餓、心神不寧,若以肉類取代澱粉,將引發氮血症,造成腎臟功能受損、膽固醇上升,並增加尿鈣流失。
7 m! P$ n) C2 \: W/ _www2.tvboxnow.com
( n4 h# ~1 Z& i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少量多餐,反使血糖上升
. Y2 P# a4 ?( p& a8 A公仔箱論壇
5 g' E) p+ }& I' ?* s4 Z"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少量多餐也不正確,洪醫師表示,通常一餐飯約需6小時才能完全消化、完整代謝,否則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葡萄糖耐量異常及高脂血症,尤其餐間點心多是餅乾或麵包,反而增加熱量,造成體重與血糖上升。
- q% A: Y+ m9 D" R) Y$ J. t/ A) u( W  q. D2 e6 l
洪主任指出,糖尿病患的飲食治療,主要提供人體所需營養、維持血糖,而不是降血糖,熱量攝取少,血糖自然下降,每天吃苦瓜、紅心芭樂或冬粉,對於降血糖不但沒效,還可能適得其反
- |1 a1 P4 e* _# }( H8 ftvb now,tvbnow,bttvb
吃苦瓜會降血糖嗎?坊間錯誤訊息不可信!

- E" [4 Z/ S. E7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N+ g$ h2 I/ g) f
斷食可能造成酮酸中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L7 }5 B, p, Q" |, D9 [
他表示,影響血糖主要是澱粉,而非單醣或雙醣,紅心芭樂含有較多單、雙醣,多吃不僅傷胃,熱量也不低,且經臨床實驗,芭樂並無降血糖的效果;至於以冬粉取代米飯,冬粉是高升糖指數(GI)食物,熱量雖低,但消化快、容易餓,讓人不知不覺又吃進其他食物,因此最好的主食還是米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7 _; K# l4 k8 j- V" M8 N, h" ]0 ^
tvb now,tvbnow,bttvb' l% W/ X$ i1 Y) Q, O
洪建德說,有的「糖友」還斷食、只喝檸檬汁,認為可降低血糖,但糖尿病人的血糖原本就高,一旦斷食,可能造成酮酸中毒或高滲透壓高血糖症,導致猝死,不可不慎。
$ y5 ~; p# j' O# {8 T- h公仔箱論壇
' ^+ b5 U' B3 z. w& f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養成自測血糖值習慣
9 {. c. l. O2 Z. o5 Nwww2.tvboxnow.com* M4 f, M( ?8 u1 e% Y5 ?$ @! S; D6 P
至於胰島素打久了會洗腎?洪醫師說,研究指出,早期打胰島素,可降低洗腎、神經性病變的機率,除可減緩慢性病併發症,還可減輕末期肝病、老人痴呆症、胰島素剩餘分泌功能、胰島素阻抗等。tvb now,tvbnow,bttvb0 J4 C: z6 \; c% U: i( N5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w% j: R- L* \3 N5 B7 \
洪主任提醒,對抗糖尿病首重控制血糖,而控制血糖,平日養成自測血糖值的習慣,每季掌握糖化血紅素(A1C)了解血糖高低,才能找出血糖變化或失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反而造成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
4 X" r: j: p* s% P* a
/ e+ R1 @  w: ?9 y# O7 R1 K/ q+ n
www2.tvboxnow.com/ m& w) e8 c2 `/ N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