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困局?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今天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這一輪經濟週期實際上從2003年開始的,大的環境與美國經濟週期以及世界經濟週期有關。2002年底,我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調到國務院發展中心工作。在2002年之前,中國人民銀行黨組每年的工作目標,就是為放1萬億貸款而奮鬥。彼時朱鎔基總理正好嚴抓不良貸款,各級行長都非常謹慎,嚴控貸款。但到了2003年,上半年貸款一下子達到1萬億,全年貸款規模增長23%。此後,中國經濟一路高歌猛進,漲到2007年的14.2%。2008年發生百年一遇的大危機,波及了全球經濟。2009年中國經濟進一步往下走,這個期間,我們出臺了4萬億政策。4萬億是財政的錢,更多的是央行提供了大量的配套資金。+ t0 w2 v' D7 S( D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e. F+ I+ s) m
, J0 @; F+ Z% H- y' f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在2011年7月向領導同志彙報時曾説,中國兩位數增速的時代應結束了,中國增速下來是合理的,硬托上去是不合理的,是有風險的。從今天看,大家已經慢慢接受增速下來這一事實。今年中國政府提出GDP增速要保7.5%。從各種數據分析,今年明年和後年的經濟增速還會逐年下降。首先看出口。儘管美國經濟在慢慢復蘇,但要恢復到2008年之前的那種狀況,很難。歐元區的問題比較嚴重。這幾年出口對GDP的拉動率要恢復到危機前幾年的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其次看消費。政府多年來的戰略取向是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但從歷史數據看,我們居民消費率佔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46.4%,一路下滑到2010年的33.8%,2012年的34%,2013年的34%~35%。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g* o) I6 q( t
" ^7 D! t4 t6 S7 ]4 c) B' L1 @) Y
我們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很正確、很明確,就是想盡辦法擴大消費,改變增長方式。實事求是地説,國家這幾年在擴大消費上是下了大力氣的。農村實施了新農合,看病可以報銷,農民養老也開始慢慢在解決。最為震撼的是,中國農民祖祖輩輩都知道種地要交稅的,前幾年農業稅也廢除了。廢除農業稅很大部分是為了消費。但儘管如此,嚴峻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提高消費率很難。因此,在中國目前情況下,GDP增長在消費和出口上找出路很難。從出口角度看,外國沒有錢進口;從消費角度看,需要深入改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M2 V6 P2 c$ Q U; r公仔箱論壇 2 p u; `& u5 {& l$ n'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因此只能依靠投資。投資分三塊,房地産投資、製造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全國各行各業基本上都産能過剩,産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比較生動的例子,生産一噸鋼,低的時候只能賺一毛幾;生産一噸煤,買不了一瓶高級礦泉水。溫家寶當總理的時候,我親耳聽他講過兩次,他説,不要説一般的製造業,連戰略性新興行業中的風能都"瘋了"。因為各個省都想搞戰略性産業,政府干預、政府計劃,最後又是重復投資。類似無錫尚德這類企業的故事很多。所以從製造業説,我們不能指望投資有很大的提高。 + `% e- o6 ]0 g2 V# W , T' B2 ~& \- p- v4 u8 H, K) M 那麼就看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靠地方政府投資。中國資金富足,但是由於金融改革沒有到位,大量基礎設施的資金不是來自於社會,而主要來自地方政府各種形式的舉債。有的專家説,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很大的空間,還可以依靠大量投資拉動GDP。我個人認為,這只是指出了一種可能性。中部、西部、西南部地區和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相比,投資空間確實很大。但是關鍵是錢在哪?現在地方債務風險高的問題已經很突出了。有人説,堵後門,開前門,發地方債。根據我對中國各級政府的了解,即使發債,也不是每個政府都能發債。如果嚴格按評級發債,我閉著眼拍腦袋推測,也只有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一些債務情況較好的政府還可以發債,絕對不是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都能發債的。而且,即使搞發債,也不可能像前幾年那樣大量舉債。因此,政府發債的問題不是融資形式問題,而是規模還能否持續放大的問題。 * l" ^! |# j3 r* c ( X6 C6 y5 T3 \公仔箱論壇 現在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已變成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有些債權人已經到政府門口靜坐,要求還債,問題很嚴重。因此從這個角度説,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維持原來那種很高的增長速度了。當然,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下來了,現在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為了解決鐵路債的問題和棚戶區改造資金的問題,讓國開行發債,郵政儲蓄銀行買債,繞了一圈來解決這些資金問題,這是可能的,我認為作為臨時措施也是對的,但是不能放開了規模幹,也不是長久之計。 ; Z N, z) w( |, c9 Itvb now,tvbnow,bttvb + ^0 t- b' V& p8 Y# a 綜上可見,從拉動GDP增長的角度看,我們出口的貢獻不能給予太高的希望,消費率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平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是很好的事了。投資中製造業産能過剩,基礎設施建設很難繼續維持高增長。因此要想保住GDP增長7.5%左右的目標,房地産投資是關鍵的一環。 * h3 j5 d0 t' T) I. Q% [tvb now,tvbnow,bttvb% h! L. E4 Y7 d8 i1 V; c. y
房地産市場"超級繁榮"的時期已經結束公仔箱論壇0 [8 g. O) ^8 h5 s+ b" o
tvb now,tvbnow,bttvb( G. O+ v+ o- G u9 \+ ?( ~* f' W
我曾在今年六月份的一篇內部報告中説,"當前經濟走勢關鍵看房市,房市下跌已成必然定勢"。這裡説的房市是指房價和交易量。可以説,由1998年住房改革開始,到2008~2009年,由信貸積極擴張所助推的房地産"超級繁榮"已經結束了。我們銀行給企業大量貸款的抵押物都是房地産。我們好多實體經濟,好多工商企業,向銀行貸款是用廠房用土地做抵押的,這部分錢佔整個銀行貸款的40%,這是相當高的比例。剛才講的是主要銀行,在非主要銀行,在影子銀行中間,這個比例就更高了。 * y/ C, u( U' r& S + F) T3 X5 e; C/ e Y1 G/ x公仔箱論壇 如果住房銷量下降,房價下降,系統性風險會不會爆發?這個就很難説了,很難保證不爆發。如果爆發,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爆發方式?我以下用第幾波概念來描述,實際上在時間概念上,不一定是先有第一波然後是第二波,並行也有可能。tvb now,tvbnow,bttvb4 N5 a' d% U9 `9 l7 X/ t
9 ]8 K7 [2 }# e2 q2 g: t& q% A0 A 第一波,房市價量齊跌,價格在跌但程度不高,量也在跌,賣不出去了。這種狀況現在已經開始了。房地産抵押貸款的資産品質最早出問題,房地産企業的問題最早出現。抵押物的市值馬上下跌,開發貸款的品質問題緊隨其後。這個時候,面對抵押物價格的下跌和開發貸款可能還不出來的房地産企業,銀行行長的第一反應是馬上收緊貸款,收舊貸款,不給新貸款。這樣做直接效應是部分房地産企業馬上資不抵債,破産。間接效應是GDP下跌,這是第一波。公仔箱論壇/ o5 G1 {1 R* d. B4 F/ e
公仔箱論壇* y- J" B# ]- `% Q
第二波,收緊房企銀根的連鎖反應是,涉及上下游40個行業的投資會進一步深度下行。和房地産業相關的水泥、鋼鐵、玻璃等40個行業現在已經産能過剩,如果房地産投資再進一步下降,産能過剩問題更大。因此導致這批相關的非房地産行業産出減少,或者減少投資,或者倒閉破産,進一步影響全局性的投資和GDP,這是第二波。www2.tvboxnow.com7 o1 S/ ]: h/ c
www2.tvboxnow.com1 J9 h0 T4 f* ~
第三波,地方GDP馬上下滑,地方政府破産。去年一年,地方政府和房地産相關的八項稅收加上土地出讓金的收入,一共有6.4萬億。狹義的土地財政對房地産的依賴度達到53%。有些地方更高,100%多的都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房市價量齊跌,首先會出現什麼情況?房地産企業拿地的積極性會減弱。今年5月份,武漢、瀋陽、長沙、佛山已經紛紛出現地方政府拍地拍不出去,因為房地産企業房子賣不出去,價格都跌了,老闆不願意拿地了。報紙上各種資訊披露,有些城市已經出現土地拍賣流標,二次流標。今年10個典型城市,5月份的土地收入已經同比下降了25%。最新的7、8月份的數據沒有放進去。我們假設今年下降5%到10%,地方政府由於資金壓力,沒有錢了,怎麼辦?收縮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資金配套不夠,保障房建設以及民生的其他投入都發生困難。直接影響是,地方GDP馬上下滑。公仔箱論壇5 b. g, }) M( g6 j: B" K! r
. `: R U- G5 k! `# n 最後一點,採取以上一系列政策,最後可能都要涉及財稅問題。因此,非常時期必須採取大膽積極的財政政策。説穿了,當前經濟的困境,單靠央行政策來解決,危險很大。財政政策必須積極。中國經濟仍在相對高速增長,積累的財富也相當可觀,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是必須要付出點代價,當前也是有能力付的時候。各項改革深入到後面,都涉及到錢的問題。怎麼辦?我個人分析,不認真正視國退民進是不行的,這是中國經濟內在發展邏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