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起來最平常的生活習慣,卻能保持身體健康,不是良藥勝似良藥。近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了著名中醫師林麗明的一些養生高招,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 9 P# K3 u) ^! Z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m) n5 Z0 Z% S1 T9 ]1 起床後排便。中醫主張“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生活習慣應該符合大自然規律。早晨5至7時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盛的時候,要養成早起排便的習慣。如果不能早起,大腸就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濁功能,毒素會停留在體內而引發便秘、痤瘡等疾病。上午7至9時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吃早餐也是最易消化。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思考敏銳,反應靈活,提高記憶力和工作效率,且不容易發胖。www2.tvboxnow.com; F% }) o7 z+ x; T8 i0 f3 P6 L
公仔箱論壇/ z" ?1 @( {, e
2 多吃穀物。《內經》早就指出“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畜為益,五果為助”的膳食結構。穀類是滋養身體的主要食物,肉類是補益身體的食物,蔬菜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水果是營養素補充的輔助食物。注意各類食物的相互配合,不能相互取代。有些人為了減肥不吃肉及穀類而以蔬果取代,會使營養失去平衡,因而損傷脾胃、肝腎功能。公仔箱論壇! J7 D" Y5 D' B3 b5 r' R, z: M7 A
! b0 x& d& {2 z( h% r! @$ Z; X3 根據體質吃藥膳。不同的食療適合不同的體質,不可濫補。如陰虛體質,就用滋陰食物(海參、鴨肉、鮑魚、西紅柿、甘蔗、芹菜、梨、菠菜等)與中藥(北沙參、玉竹、西洋參、麥冬、黃精、百合、玉竹、石斛、山藥、地黃等)作為食療。如果用溫熱的食療(如十全大補雞湯),就會加重陰虛,反而降低免疫力而出現咽痛、口瘡等。但有外感傷風咳嗽,皮膚化膿者不可進補。www2.tvboxnow.com$ n7 I! Q3 I! w) k' Z# H
& B) B+ L+ |% f* B' `" s) z6 g4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最好的時間是上午,可增長體內的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運動要視個人的體質、年齡而定,不可過量;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抑鬱症等疾病。 1 \" _9 l P- c, V) ]8 O% c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5 Z* \. T, c+ [% e5 p/ k- e/ T
5 戒煙酒。抽一根煙會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四十幾種會致癌。戒除吸煙,不僅對自己健康有利,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過量飲酒則易引起酒精性肝病等。公仔箱論壇* C7 I h) V# ^+ \$ x3 D* ~! I# E
! k1 W5 e4 X m# z$ ]( `6 掌握好室內溫度。居住環境需要空氣流通,使用空調時,將空調溫度控制在26攝氏度即可,環保節能的同時,對身體機能的調節也有好處。呆在空調房中,身體不要直接對著風口長時間吹,老年人和有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穿長褲,或者帶上護膝。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n. y* T0 f3 @3 }; Z7 d'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