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AI也審案 法官要保飯碗?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10-27 07:53 AM     標題: AI也審案 法官要保飯碗?

一群英美科學家研發的「AI法官」,79%判決恍如真人。要取代需作大量價值判斷的法官,言之尚早,但其一眾輔助人員卻難脫身,類似情況在大多行業出現,你又準備好迎戰了嗎?人工智能(AI)取代工作,近年聽到不少,最新是在法庭內、高高在上的法官大人,也有危機。來自英國倫敦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發「AI法官」,用人工智能審案,進行測試,竟有不俗效果。
, {( j: A4 Q; S智能法官 逾7成判決如真人
( c+ f! _5 N" R0 ]( K) u$ R7 stvb now,tvbnow,bttvb據研究員本周一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的論文指,他們讓AI法官分析了584個涉及人權公約的案例再判案,把得到的結果比對真實情況,測試判決效果,結果發現高達79%的個案,判決都與歐洲人權法院真人法官的相同,絕非亂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a6 Z  h! f" V3 [4 @  C( T
此掀起議論,人工智能都可審案,向來受社會尊重的法官,飯碗在未來會否也危危乎?www2.tvboxnow.com' p" n- h9 x7 @% k% j
論客觀、鐵面無私,沒有情感的人工智能,隨時比真人勝一籌;講效率,更加可以不眠不休工作,假日也可以開庭。不過,要取代法官,講得還是太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r. O+ ?, [8 Y3 i& n7 l9 B
AI法官要審案,不會憑空作判決,靠的就是過往大量的案例數據,然後與開審中的新案比對、衡量法律理據,再制定結果,但是,若有案件屬嶄新領域,沒有大量的歷史案例幫助,就會成為其局限,不像真人法官,可以在極少資料的情況下,也會自行作價值判斷,且另一方面,真人法官往往會根據時代變化、觀念轉變等,作出適應的判案,而對機器來說,也是暫難做到的事。tvb now,tvbnow,bttvb: F6 J, ~# U8 Z+ k. R/ j+ n9 e
資料搜集員 淘汰危機更大公仔箱論壇  S! A8 r$ A- H& d# o
要淘汰法官,短期內仍難看見,但就代表大家可以安心了嗎?非也,因為遭殃的一群,根本不是法官,而是他的一眾助手。人工智能輔助法官,為他分析過往案例,一秒找資料、給答案,取代不了法官,但數量更多的輔助人員職位,難以倖免。
0 _) E2 n4 {; C8 Q# Y/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如前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今年受訪時說,擁有深度知識(high level knowledge)的人,幾乎無辦法複製、代替不了,但下層的呢?卻會愈來愈少,只有頂尖的人生存下去。公仔箱論壇2 }. |8 k$ O& y  a( {5 H
類似趨勢,在法律界早有出現,上庭講求辯才、急才,律師不會遭淘汰,但那些本來為他研讀案例、準備文件的,飯碗隨時犧牲。
6 H& x4 L" v- a' t' P1 P據《紐約時報》,現在美國多間律師行,已經應用人工智能軟件,幫助律師尋找案例和文件,且懂得進行分析工作,效率抵得上過去的500人。
/ Z! @$ J. H- X6 u1 E" i公仔箱論壇在金融界同樣如此,高級分析師可以留低,但那些負責搜集資料、只做一般分析等的金融人員,未來卻未必有位置可企了。
" j- ]8 L3 Y8 D' T- r3 u: N, V要在未來職場生存,就要有人工智能欠缺的能力,2014年,英國牛津大學發表報告,講及在機械人年代如何有競爭力,需要社交能力、創新力。
$ @' B; `3 u1 M8 D$ C: ]& Dtvb now,tvbnow,bttvb社交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極為複雜,並非機器處理得來,故此着重溝通的工作如銷售經理、公關,難被取代,據牛津報告指,機率僅約1%。
, \' [" m, n/ E8 g2 w創新力不也是一樣?雖然人工智能已愈來愈厲害,懂得作曲、寫詩,但是還未進化到可以創出新潮流,甚至創立一個新的模式,近年科技的大突破,如網站Facebook、Twitter、蘋果App store等,背後都源於對人類行為模式的理解,再以創意方法迎合,而這些創新都靠人腦,不是人工智能所想得出來。
3 A, D' G: l8 z" W- N公仔箱論壇社交與創新 機器難模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0 ^& g- E0 q7 W& e
在人工智能時代,未來職場競爭更大,如在白領,雖然需有高度判斷力、創意等職位不變,收入或更高,但中低層職位的需求則隨時減少,出現大量遭淘汰的人,是否要走向更需體力勞動的藍領職位?但這些藍領職位,諸如包裝工人等,不少同樣受機械人威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D5 b3 s7 o; ?! ]) i/ E
深度知識、創意、社交能力等,就是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字,強者愈強,但其餘的人恐將會與大多數人一齊競逐較低薪工作的環境。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