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減危險因子 增保護防乳癌首要機制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8-7-11 02:26 PM     標題: 減危險因子 增保護防乳癌首要機制

台灣婦女平均一生中有百分之5點多的機會罹患乳癌,如何預防乳癌?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劉建良表示,第一級預防為減少危險因子,增加保護因子,以期避免乳癌發生。第二級預防為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乳癌,早期治療。
  ]( j; J" ^4 w3 g1 }% M& t( U8 n5 H  u- J% m, \7 n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身心健康快樂生活」公益系列講座,邀請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馬偕兒童醫院院長劉建良教授主講「乳房健康快樂生活」。tvb now,tvbnow,bttvb' L& y& c* g7 p/ {" X& d1 R
" Y( c0 S) G* J& B$ D5 n
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0至60歲,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據衛福部106年公佈的資料顯示,103年新發女性乳癌個案已高達1萬1281例(不含原位癌),每10萬人標準化發生率70.7人。
$ r# m& N# R; G# }7 D& i: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i! [6 s" D7 c# L' k8 m
台灣婦女平均一生中有百分之5點多的機會罹患乳癌,略低於美國的百分之8點多。乳癌平均5年存活率約85%,相較其他癌症預後較好。www2.tvboxnow.com% t& z, ]1 K! c0 B. i; m

+ K8 D5 J& O5 m)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乳癌的危險因素有──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4倍):一側乳房得過乳癌、特殊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如BRCA)、乳房切片曾有非典型細胞增生現象。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2~4倍):乳癌家族史、三十五歲後仍未足月懷孕、停經後肥胖、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胸部曾接受大量放射線照射。較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1~2倍):11歲以前初經、55歲以後停經、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口服避孕藥。其他可能危險因素:酗酒、抽菸、生活型態日夜顛倒。醫師提醒,可能降低風險因素有:懷孕後長時間哺乳、避免食用過多動物性脂肪。
) l" I# P  i  \* ~. Ktvb now,tvbnow,bttvb
6 \5 O0 b0 k# ^3 f9 i# [) qtvb now,tvbnow,bttvb乳癌的常見症狀有: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有溼疹樣皮膚病變、異常出血或其他不正常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有局部凹陷、乳房皮膚潰爛、紅腫或橘皮樣變化、腋下淋巴腺腫大。$ x6 v6 U8 ~5 r$ f8 U8 c
公仔箱論壇4 e5 G# y5 R. S8 S* y/ q8 M
美國乳癌死亡率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有研究指出,52%歸功於新的治療方法,48%歸功於乳房攝影篩檢;台灣下降趨勢尚不明顯。tvb now,tvbnow,bttvb* g; j4 b# F, [% l, ^

% Y* U2 U' d& z, t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的治療台灣幾乎是同步於美國,死亡率的下降仍落後美國的原因,可能在於乳房攝影篩檢的成效尚有待提升。        
% Z+ L& G: `& y# Qtvb now,tvbnow,bttvb/ C2 B$ r8 @% }: t9 H/ D' `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