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k- j" M, R4 t 套用一句老話,“沒有科學素養就沒有正確的安全意識”。讓更多人獲得科學思維,讓相關部門的監管與評估採用科學方式,是攻滅謠言的重要方式。 tvb now,tvbnow,bttvb k, N. ]6 Q" s# ~% p
tvb now,tvbnow,bttvb5 M F/ R( D; r% a% W
此外,我們也不可忽視個體對謠言的感知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在《謠言心理學》中曾提出,感知、記憶和描述是構成謠言的幾大要素,放在當下常被熱炒的食品安全謠言裡,這樣的規律依然行得通。很多網友對“饅頭加膠”的擔心,並不是出自對具體事件的了解,更沒有經過科學的測試和實地的調查,而是從既往經驗裡獲取答案。比如,看到媒體曝光的“毒奶粉”,就會聯想到“毒饅頭”,而一些自媒體發布的具體描述內容,也容易勾起人們的負面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