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上看起來相當荒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說到地下室,許多人都會想到「陰暗潮濕」,在風水上也屬於不宜人居的地點,但世界上有個小鎮的居民,他們全都喜歡住「地下室」,外來遊客體驗了地下城之旅後,也都感到非常舒適。
這個小鎮叫庫伯佩迪(Coober Pedy),曾在不少與沙漠有關的電影中出現,位於南澳北部,氣候乾早且沙漠面積廣,炎熱的天氣常常達到40度以上,看起來相當荒涼,平面上只有一些房子,靠北方的地方還有幾個餐廳旅館、警察局、學校和醫院,但另外半個小鎮竟然是藏在地下。
鎮上的告示牌提醒人們小心洞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庫伯佩迪的發展源於1915年,有個14歲的男孩和父親一起來這個地方進行淘金露營,在這裡他們發現了蛋白石(貓眼石),在那之後有越來越多的探礦者前來開發。炎熱的天氣讓來到這長住的居民萌生了在地下修建城鎮的想法,早期庫伯佩迪的房屋建在為探礦而被挖掘的洞穴裡,現代的庫伯佩迪的房屋則是建在山坡裡,在小鎮中,還可以看建許多用土堆起的沙堡,附近還有「小心洞」的標示,這些標示便能夠帶領你走進「另一個世界」,一遊地下之城。
房子入口通常與地面持平,一些建造在小山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這些地下城鎮裡可是應有盡有,比如臥房、廚房、酒吧、撞球廳和教堂,和一般的都市沒什麼兩樣,只不過是在地底下。房子入口通常與地面持平,所有房間均有豎井,保持地下温度適宜和空氣流通。雖然是地下室,但整體的感覺並部會太陰暗或潮濕,而且無論外面多炎熱,室內也只有20幾度,十分舒適。
庫伯佩迪地底下的珠寶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Lodo27)
經過一百年後,庫伯佩迪地底下的各種設施也越來越繁華別緻,像個地下宫殿了,隨著外來遊客增多,現在還有地下旅社和餐館提供夜宿和用餐,讓外來的遊客能夠體驗一下這種特殊的生活。
庫伯佩迪被稱為世界蛋白石之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庫伯佩迪及蛋白石小檔案
庫伯佩迪居民約1700多人(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原名為Stuart Range Opal Field,以1858年第一個歐洲探索者John McDouall Stuart的名字來命名,1920年改名庫伯佩迪(Coober Pedy)。蛋白石英語音譯為「Opal」或「澳寶」,寶石學名稱為歐泊,是二氧化矽的水合物,目前全球高達九成的蛋白石出產於庫伯佩迪,鎮上擁有70多個蛋白石田,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石礦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