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 - |0 F: p- U$ E7 { B* ^3 @3 ~: _. u/ l- r$ f' {
港府一意孤行收緊長者綜援門檻激起全民怒火,不得不跪低推出補鑊方案,但魔鬼在細節中,補鑊措施令受影響長者失去多項原有津貼,擺明搵笨。港府沒有為長者提供友善就業環境,沒有了解長者就業需要,卻一味強迫他們搵工,罔顧現實,嫌貧棄老,堪稱一錯再錯。 + m, P! k: U, W# |: Z;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f' H( V/ n( c6 P特首林鄭月娥親自講解補鑊方案後,不僅反對派不收貨,社福界亦不接受。曾被港府委託就全民退保進行研究的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直斥,港府的補鑊措施「急就章」,向受影響長者發放約一千元的「就業支援補助金」,令金額與長者綜援看齊是變相承認犯錯,反映不維持原有安排純粹是面子問題。他更指出,港府貿然收緊長者綜援門檻,完全不知道長者搵工難處,此為一錯;折衷方案強迫長者必須搵工才符合領取補助金資格,是為二錯,建議「就業支援補助金」改名為「居家生活補助金」,與求職脫鈎。 2 U; r" K( F. Z# S0 x+ ]8 N4 K. Hwww2.tvboxnow.com ! c4 R5 D+ O1 @( ?# f公仔箱論壇誠然,有頭髮無人想做瘌痢,長者如果有工作能力,無人想依靠政府施捨。但現實是人浮於事,就業市場普遍存在年齡歧視,問心,除了港府高官能無限翻閹,六、七十歲仍能霸佔高薪厚職,一般同齡長者誰能得到如此優渥待遇?何況政府部門也是其身不正,聘請長者的職位少之又少。正如學者指出,目前全港六十至六十四歲長者約有五十二萬人,當中就業人口約佔廿三萬,證明長者大多願意工作,不就業不外乎健康欠佳、失去工作能力,強迫這些人搵工,顯然是強人所難。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說「六十歲只是中年」、「勞動不等於勞損」等風涼話,如果不是涼薄,就是無知。www2.tvboxnow.com" i. V) \ }6 z" J0 j9 ] }
" [- ?# r7 h9 O g4 o/ N, @. _3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更不可不提,補鑊方案表面上補回約一千元差額,與原有的長者綜援看齊,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社署綜援指引,長者、殘疾人士及健康欠佳人士可獲發特別津貼,包括相等於租金津貼兩倍的租金按金津貼、搬遷津貼、電話費津貼、老人緊急召援系統安裝費及服務費津貼、眼鏡費津貼、牙科治療服務津貼等等,林鄭一再強調推出虐老政策「不是為了慳錢」,會有人相信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g* L. o& Y$ }6 P' T5 r,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