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施永青:買樓應參考“地權面積”

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1日在am730發表文章說,一般人在買賣樓宇時,很容易只注重樓宇的實用面積,而忽略了樓宇所佔的地權份額。其實,只要把樓宇的地權化成“地權面積”,大家就會較易明白,“地權面積”一詞是我自創的,我得先解釋一下。 公仔箱論壇) t9 [0 N8 K- H
5 a( L1 Q- G3 Q
  文章說,土地上能興建多少面積的樓宇,並非地產商可以自行決定的,而是受到城市規劃與土地最初批租時的條文所制約的。這種限制在香港稱為地積比率,即土地上可建樓宇的面積與土地本身面積的比率。譬如,土地本身的面積是一萬呎,而土地上可建的樓宇面積是八萬呎,那這塊土地的地積比率就是八萬呎除以一萬呎,等如八倍。我把按地積比率推算出來的可建樓面面積,稱為地權面積。
* J1 s$ b" z3 ?# q! K# s# o6 |# |+ c6 V
  假設有一塊20,000呎的土地,地積比率8倍,地權容許建的面積就是160,000呎(20,000呎乘8)。如果樓高25層,每層就有6,400呎(160,000呎除25)。如果每層有8個單位,每單位就應該有800呎(6,400呎除8)的“地權面積”。但如果量度每單位的實用面積,就一定沒有800呎,因為有部分“地權面積”得用來作樓梯、走廊等公用地方。如果公用地方用去了800呎,8個單位每個便要分擔100呎,實用面積就只得700呎。
9 {9 n7 t1 p8 b  A4 m: @1 b,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z3 W, `$ z0 i5 a0 O. y' z9 ^
  但如果有另一塊地,面積只有7,500呎,同樣是地積比率8倍,按地權就可以建60,000呎(7,500呎乘8)有蓋面積。如果亦是建25層,每層就有2,400呎(60,000呎除25)。如果每層只分三個單位,每個單位就同樣佔用800呎的“地權面積”。由於公用地方省不了多少,由三個單位去分攤一定比前一個例子的8個單位吃重。如果這座大廈每層公用面積是600呎,三個單位每個要分擔200呎,變成實用面積只有600呎。
. }9 U; h! s3 c! P#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5 v& a9 u: g
  這兩座大廈的單位,如果以實用面積計,一個是700呎,一個只有600呎。但如果以“地權面積”計,每個都是800呎。如果例子二的土地將來重建的時候,成功與鄰近的大地皮合併,單位的實用率就可以提高,它的“地權面積”的價值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買樓要是單看實用面積,而不看“地權面積”是會計錯數的。最顯淺的例子是一些地積比率未用盡的舊樓,如果業主只計實用面積,一定會吃虧。
, p$ o% P4 q; V" d; D+ P公仔箱論壇) _2 E9 m# m* [3 c  t
  文章說,因此,我建議買賣樓宇時,除了要知道實用面積外,還應該參考樓宇的“地權面積”。“地權面積”不難計,只要那土地面積乘以地積比率,再以每個單位的實用面積比例去分攤就是了。 公仔箱論壇. F) J8 E) ?! u5 w2 W
www2.tvboxnow.com  w- i7 X  a) Q2 x* c* T% j0 g
  過去發展商所用的建築面積,其實也包涵“地權面積”;只是發展商把政府不計入地積比率的建築︰如泵房、電梯機房、車房,以至防火層,都計算入建築面積罷了。這是政府送的部分,發展商不應拿來賣。要賣就只能賣地權容許建的面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