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房署約於十五年前推出自願離職計畫,容許員工接受一筆過補償自願離職並自組公司。潘建良稱業內由房署前員工組成的公司,由約二十家減至現時的五至六家,他指所屬的物管公司於○○年成立,現管理逾四十個屋苑及物業,未來更有計畫上市。2 z! H0 Y# z+ T( q, P
% U% j) s! N' i. W# w6 Itvb now,tvbnow,bttvb 僅剩四分一公司tvb now,tvbnow,bttvb% W5 G3 B% X% q
www2.tvboxnow.com$ N+ w+ S4 U/ t4 O
房署於一九九八年推出員工自組公司計畫,配合自願離職計畫,透過一筆過補償吸引公務員離開體制,為架構「瘦身」。計畫初期有約二十家由房署前員工經營的物業管理公司站得住腳,透過外判形式管理房署旗下物業,經過約十五年光景,大部分公司因不同因素倒閉,員工遭到同業吸納,目前僅餘五至六間此類公司仍然經營。
" c3 Q5 I, R, y! D4 g' f' Awww2.tvboxnow.com
8 f0 ^0 R8 B% K2 e/ S- {, ?- w 原是房署員工的潘建良當年參加計畫離開房署,與房署同事於二○○○年合組物業管理公司,承辦房署物管合約,至今管理超過四十個公私型屋苑、工廈及商廈,未來更有計畫上市。
9 a9 ]: Z9 s d8 ~( T% ^公仔箱論壇
. U3 F6 j8 `" m' t 潘建良表示,曾任房署令他們比較熟悉相關的法例及要求,有利競爭。他認同公務員工作必須跟從程序「框框」,受到限制,自組公司則較為靈活,「例如有個婆婆家中壞水箱,房署就一定要收三百元才可安排更換,私人公司可以選擇代為免費維修或更換,提升樓宇質素,居民亦會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