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歐洲走紅中文說「碰吃槓糊」麻雀大賽老外高手鬥中國人
中國國粹,歐洲揚威!源自中國的麻雀在歐洲走紅,不少國家每年都舉行比賽,甚至有歐洲錦標賽,外國人打牌時都會用中文說「碰、吃、槓、糊」。一批在歐洲各國聯賽的得主,日前更專程到湖北宜昌,參加第五屆中國麻雀論壇及公開賽,與來自中國的選手一決高下。
' w3 g9 ^6 q% C2 ^, y"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2 |" l/ x) w9 @6 b, q3 i2 c* @
上星期在一艘從宜昌出發的長江三峽遊船上,舉行麻雀論壇及公開賽。遊船上放滿麻雀枱,枱上埋頭砌牌的選手中,不少都是紅鬚綠眼的外國人,他們與來自中國的對手在四方城內鬥智鬥力。在會場也有外國人翻閱着他們的圖文並茂的「麻雀秘笈」,筒子是「 Bing」、索子是「 Suo」、萬子是「 Wan」,如何砌牌、摸牌、食糊都用他們的語言寫出來。. X8 k& j! Q! H2 Y9 c! Q' N
7 f, k2 r+ } Y" z來自丹麥、現任歐洲麻雀協會主席克莉絲汀森( Tina Christensen)稱,目前在歐洲打麻雀的人越來越多,每年各個國家都會舉行比賽,更有歐洲的錦標賽。像丹麥每年都會舉辦麻雀公開賽及錦標賽,參賽者打牌時都會用中文說「碰、吃、槓、糊」。歐洲麻雀協會亦編製麻雀選手排行榜,榜上有 500名玩家的名字。
8 w2 y; G% c1 f9 J- T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W7 w+ D0 G% |! g% o$ n! i
為何外國人會迷上麻雀?到中國比賽的丹麥軟件工程師托夫特( Martin Faartoft)稱,麻雀的魅力在於機會率、組合,令每局牌都變化無窮,即使拿到一手爛牌,轉眼間可以換成好牌。另一名玩家萊斯( Henrik Leth)則認為,打麻雀可訓練分析思考,牌局中必須不斷改變策略,以適應對手。
8 t4 N6 k* L/ u h' I, T: ]3 Utvb now,tvbnow,bttvb% p' V7 j# R# y w6 ~0 V
瑞典玩家:認牌上的字最難80後瑞典人 Rickard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學會打麻雀多年,大約每周都會與女朋友、家人等竹戰一次。自稱牌技「比初學者稍好」的他說,初學時最困難是認牌上的字、分出大子,而麻雀規則亦很複雜,特別是如何數分數,偶然他們都會簡化規則遷就。
# j( z% F# q- F7 I& [2 U9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l+ \: i- y8 l. z' a) [$ ]) X
大部份歐洲人都是從日本漫畫或電子遊戲之中學到打麻雀,所以學習的規則都是日本規則,不過克莉絲汀森稱歐洲麻雀協會近日以李安電影《色.戒》的打麻雀場面作宣傳,並且每星期舉行研討會,以教導更多的歐洲民眾,以健康、友好的方式享受打麻雀的樂趣。2 D* v$ k) }" g* H+ ?( Y
; d3 ~* E& n! }! l& \$ S來自世界各地 20多個麻雀協會的代表,在這次中國麻雀論壇上亦作出重要決定,就是規定日後正式比賽中使用的麻雀牌,高度要介乎 32至 42毫米之間,世界麻雀組織秘書長江選旗稱,過大的麻雀牌對老年、個子小的選手不便,過小的牌則容易作弊。組織日後將修改麻雀比賽規則、計分方式,令選手要用思維取勝,而不是單靠運氣取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