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卓文批未查先判 威院:團隊全體投訴他【明報專訊】前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兼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主管余卓文被「封刀」後,昨午現身開腔回應事件,要求即時復職,更點名不滿下「封刀」決定的三大高層威院行政總監馮康、內分泌及糖尿科主管周振中及中大醫學院長陳家亮,質疑3人行政失當「未查先判」;並引述數據指自己術後30日內死亡率遠低於國際標準及其他心臟醫生,質疑投訴報告準確性。但威院晚上亦首次詳細披露處理過程,透露威院和中大全體共7名專責處理心臟介入程序的醫生均投訴余卓文。; Z5 f- A. n6 Q$ ?
! W. f U9 u& w5 m; [ |威院表示,資料顯示余卓文負責的有關個案,出現原可避免的重大併發症,需要心臟外科醫生介入及深切治療部緊急支援,原因是有關醫生在技術掌握、手術中團隊合作、病人風險評估各方面出現問題。
( E- Q- M3 }! Y& W1 N! I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c. T! ?! t" G+ b1 r) I: O
批無成立專組 被拒查數據余卓文昨午在記者會上點名指出,今年2月,馮康、周振中及陳家亮3名高層在早餐例會上,拿出一份「13頁紙的簡單報告」,以證明他的通波仔手術成績不理想,要求他即時「封刀」及自行辭去心臟科主管一職。余卓文質疑,事前無成立獨立專家小組評審,亦不讓他查核數據及解釋,是「未查先判」。tvb now,tvbnow,bttvb! N% Z4 `. z+ r% s
: [( w8 v" X g" z% F1 F公仔箱論壇稱死亡率低於國際水平余又反駁報告所指的過去3年手術死亡率曾高達8.3%實為誤導,因數據乃是病人在術後18至24個月內的死亡統計,但有關病人是因末期癌症、腎衰竭及肺炎等病致死,統計科學性存疑。而根據國際標準的術後30日內死亡率計算,他過去3年約600名病人中,僅2011年有1人在術後30日內死亡,按年死亡率是0.6%,2010及2012年更是0,低於國際水平的2.9%。
1 a6 A* R0 j1 c5 R {! A3 \4 X6 ^3 P c+ n" h
余卓文透露,兩名具名投訴他的醫生,同屬通波仔手術團隊,更有份撰寫該份投訴報告,報告曾以他的2011年上半年手術成績,與其中作投訴醫生比較,結果顯示他的死亡率高於該醫生。但過去3年其他時段,他本人的術後死亡率均低於該醫生,質疑報告「斷章取義」。; E( k ?+ _* M# Q# {; H* `- y
www2.tvboxnow.com$ n6 O9 V$ z# X8 b% D7 J
稱與同事融洽:無明顯反對聲今次「封刀」事件牽連幾名高層,被外界形容為內部權力鬥爭,余卓文說,自己亦對事件感到突然,不清楚是否涉及人事鬥爭,但強調過去與同事及下屬合作融洽,不時有意見交流及討論,「無感受到明顯反對聲音」。
! U& V. p0 T# j0 ytvb now,tvbnow,bttvb
- q+ O/ @* p2 @8 j4 S2 ?$ f醫生:安全優先 可未審先封刀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獨立資深心臟科醫生表示,醫院高層確有權在未完成審查前便下決定要求醫生停止做手術,因前提是病人安全,但醫生被「封刀」半年之久的案例則少見。至於死亡率的計算則無既定指引,過去做長期評估時,亦會採用長達兩年的死亡率觀察,故評核醫生表現時,應全面參考短中長期死亡率數據及其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