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長期不景氣,韓國無家可歸的人越來越多。每到這個時候天氣寒冷,流落街頭的人的處境更令人關注。
韓國大學建築系學生社團有感於流浪者的苦況,9個月前開始動腦筋,終於為沒有家的人設計出一種可以稍微抵擋寒風的“蠶蛹”。
這種用紙箱的紙皮制造的“蠶蛹”,可說是“物輕情義重”,獲得了社會大眾的激賞。
韓國大學建築系學生社團“雨後大地”的10多名成員,從去年5月開始為無家可歸者設計“紙箱屋”,最近完成了首15個,提供給生活在首爾街頭的人。
住在“蠶蛹”裡的金先生說,它能防風,比較暖和,而且躺在裡面不需要在乎行人的眼光,比以前舒服多了。
漢陽大學建築系學生申相恩說:“折板結構是由若干狹長的薄板以一定角度相交連成折線形的空間薄壁體系。由於大部分的無家可歸者都睡在紙箱裡,因此我們想用‘折板結構’應該能夠做出更堅固的紙箱屋。”
他還說:“無家可歸者也希望自己的私生活受到尊重,因此制作了蠶蛹形狀的紙箱屋。這種設計可以折疊,方便攜帶。”
據學生介紹,要做一個“紙箱屋”只需要7500韓元(8.38新元),如果10多人一起做,1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個。
參與制作的梨花女子大學建築系學生金志喜說:“就像蛻化的蝴蝶能夠自由自在地飛翔,我們希望無家可歸者能在‘蠶蛹’生活後,重新找回自己。”

在首爾市中心一個地下走道裡,無家可歸的人在學生們送來的“蠶蛹”中棲身。紙箱皮制成的“睡房”可以折疊,攜帶方便。 (韓國朝鮮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