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失智症是老年人的疾病,但是30-64歲的年齡層有千分之一的機率罹患「失智症」,估計全台灣大約有1.2萬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
" F D% L' e4 G! h$ V; ^tvb now,tvbnow,bttvb
" G; I3 h* C) b T7 d公仔箱論壇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徐榮隆醫師表示,年輕型失智症的症狀相當多樣化,有些是明顯記憶力不好,有些是個性大幅改變與行為脫序,作出不適當的行為,部分出現語言障礙,呈現詞不達意的問題,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7 x, p0 f* M, X" H3 o k# {5 T6 d
4 v6 @ H5 w) J5 ?) u- T% N這些症狀讓家庭在不同科別就診,造成照顧者與病患身心俱疲,加上疾病進程比老年型失智症更快,出現的精神症狀更讓家人措手不及。慶幸醫療與照顧體系已越來越關注這個族群,雖然年輕型失智症人口數較少,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與需求是更棘手與迫切的。醫師提醒,失智症並不可怕,若有出現早期徵兆一定要就醫及尋求協助。tvb now,tvbnow,bttvb. p% ~' I. @ T M5 Q" `
: Z3 w8 c! h/ O d8 N4 c
台灣失智症協會2004年開創瑞智學堂,服務者的年齡平均為82歲,與年輕型失智症的使用者平均50多歲差距甚大,兩者的服務需求也大不相同。直到2012年終於將年輕型失智症服務獨立出來,五個年頭過去了,嘗試了瑜珈課、舞蹈課、健身房、戲劇治療、芳香療法、寵物治療、知覺統合等等課程,在不斷嘗試下終有小成,也希望讓服務開枝散葉,滿足全台年輕型家庭的需求。
: g* g' ]0 r3 I3 O' D' H* Vtvb now,tvbnow,bttvb* q$ p% F9 E( F* `" z
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面對年輕型失智症,家人很不容易接受,對失智者的脫序行為也無法理解,但是一定要趕緊就醫並了解相關服務與後續安排,把握早期治療先機。已確診的失智症家庭也一定要尋求社會資源的幫助,若不清楚有哪些資源,可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了解相關服務與照顧技巧。
% E0 d' `+ L/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T4 P2 u! w4 G4 u1 ~% _% t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