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對抗代謝症候群 每天健走1萬步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代謝症候群是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容易增加死亡風險。調查發現,台灣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相關疾病每12.5分鐘就奪走1條人命,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呼籲,民眾應掌握健康飲食、多運動,建議每天健走1萬步,對抗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Y( h$ y) q6 L+ L. i, G3 ]* d7 n+ @
研究發現,每天健走每天健走1萬步可對抗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
3 ]7 c5 b; o% p7 Vwww2.tvboxnow.com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秘書長周子傑指出,臨床定義,只要血壓、血糖、血脂、腰圍等有3項指標異常,就是代謝症候群,不僅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癌症等慢性疾病,若長期不好好控制,則容易增加死亡風險。
1 j2 Z! j- w/ I, X$ l公仔箱論壇學生高風險族群 需多運動3 O/ u; P" t# k3 f) B' b
根據台灣流行病學學會「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相關性研究」調查發現,降低代謝症候群,一定要對「對症下藥」,包括:高血脂患者應做好營養控管,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則需多運動,經常性體適能運動,或是每天健走1萬步,就能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
8 u, o! b9 R( O: O; r國內成人除體重過重、BMI值超標外,研究也發現,有不少學生族群是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甚至小學生都有,嚴重影響孩子健康,建議家長與民眾,要透過規律運動與飲食調整,讓血糖、血脂與腰圍等指數下降,擺脫代謝症候群的陰影,讓身體更健康。tvb now,tvbnow,bttvb6 {$ ?  d+ u% p4 g8 @% }0 A. t( ~' D
代謝異常指標 頸動脈斑塊4 \& Q/ N+ y7 h9 N; F- b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教授強調,國人10大死因中,代謝症候群衍生之相關疾病就佔據5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除了量血壓、血液檢查之外,民眾還可以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自己是不是有頸動脈斑塊。
# r7 D8 e8 ?( x  j, t& n# p6 d頸動脈斑塊是從動脈硬化過程中產生,因為膽固醇在動脈沉積後,結合纖維、鈣質而成為斑塊,使血管變硬變厚,並不受其他變因影響,成為檢測代謝症候群更加準確的依據。
) B6 w% O# ]' Kwww2.tvboxnow.com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教授(中)強調,頸動脈斑塊是篩檢代謝異常新工具。(攝影/記者張世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8 k& E$ P
網健康APP 自主健康管理公仔箱論壇6 f$ ]4 T" ?- W8 ?" N
特別是,頸動脈斑塊愈多、頸動脈狹窄程度愈嚴重或斑塊指數愈高者,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疾病的風險是沒有頸動脈斑塊者的1.3倍至2.2倍,經常運動者的頸動脈斑塊盛行率明顯較低,有吸菸、喝酒習慣者頸動脈斑塊盛行率較高。
6 V$ I  ]2 R9 p6 v4 n0 e8 n& Y! b改善代謝症候群,建議飲食與運動外,目前國內有《網健康APP》,除有生理、飲食及運動紀錄,更主打北醫專業醫療團隊線上諮詢,只要使用者有任何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無須費用,透過網健康APP就能獲得即時且完整的衛教資訊,讓民眾能有效健康自主把關。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