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預留7600萬港元籌辦及贊助多項香港回歸廿周年活動,立法會議員張華峰今早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指,部分活動與回歸無關,包括在沙田清潔「三無」大廈、全港國際氣候跨課程比賽等,質疑與回歸主題無關,批評政府有篤數之嫌。民政事務局回應指,回歸活動不限於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局長劉江華亦稱,活動除有莊嚴性,亦要市民參與,輕鬆、「接地氣」的活動當局都會支持。/ [, S8 {( q/ {3 R
徵信社
9 [! s% r; D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外,議員劉小麗指,近年民政事務局聯合青年事務委員會推行的青年內地交流及實習資助計劃,撥款達1.1億港元,但國際青年交流計劃僅獲200萬港元,質疑政府做法偏頗內地,是推行內地化而非國際化。www2.tvboxnow.com% y" p( N6 U$ K e. d9 V! P
) x$ o0 _. b' D
劉江華回覆指,由於海外國家要求對等進行交流,即香港多少學生赴當地交流,當地又會安排同等數量的學生來港,惟非每個國家均願意這樣做,而今年財政預算案中已增加1億港元非經常性撥款以擴展國際交流。
$ d- p" j0 r+ Q: {1 i+ i# J) }tvb now,tvbnow,bttvb- ? @3 q7 w; N
議員陳淑莊又指,青年事務委員會有兩名委員於2016/17年度的出席率是零,包括恒基地產副主席李家誠及香港研究協會總幹事麥燕薇,但二人仍獲續任,質疑不出席會議如何反映青年意見,反問是否依靠「神交」。劉江華承認部分委員出席率不理想,但強調過往平均出席率達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