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署)去年接獲1838宗投訴,雖比前年下跌約7%,但公署去年轉介警方跟進的個案卻創新高,按年激增2.7倍,至112宗,其中逾九成與懷疑使用個人資料作電話促銷有關。不過,投訴多、定罪少,私隱專員黃繼兒昨日在周年記者會上表示,由於不少個案沒有足夠資料,故無法跟進或提出檢控。tvb now,tvbnow,bttvb4 g% ^6 R" [2 L$ z6 e: z8 j
www2.tvboxnow.com% I7 f; A) T+ m6 q X: C, F: e& L' D
黃繼兒呼籲市民若想投訴成立,應花多點時間「聽晒佢講咩,聽吓佢有無問你願唔願意接受直銷」,以便公署日後有足夠證據跟進。公署去年改善投訴表格,列明市民投訴所需資料。
2 R; S2 G4 u5 F, mtvb now,tvbnow,bttvb; ^( P& n* l: I& D: n9 T8 ]
過去4年共有7宗涉及直銷個案被定罪,單是去年就有3宗,主要是商業機構未經當事人同意使用他人資料作直銷。; @' L+ m$ u5 c# e
公仔箱論壇9 G% g% n4 |* i; Z: P
與互聯網有關查詢多兩成
0 F9 w o& E7 S/ ?) A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4 b2 g) }, i! i! W+ n
電話直銷方式層出不窮,「以往打(電話)嚟會講出名字,而家變到淨講幾多號電話號碼機主,成日都係食緊晏或晚飯(時候)打嚟,佢哋甚至假冒一些有公信力的機構。」www2.tvboxnow.com: T. K( Q- i$ R" v' q3 e
) b4 \5 M9 d/ g k+ ^; uwww2.tvboxnow.com此外,私隱署去年收到16180宗查詢個案,比前年減少12.3%,最多人查詢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至於與互聯網有關的查詢有885宗,比前年增長21.9%,主要涉及網絡起底、欺凌及流動應用程式。
, g) m+ t8 k0 t) Qtvb now,tvbnow,bttvb! J% r) |+ G% V1 d
目前不少流動程式(Apps)都有收集個人資料, 黃繼兒質疑不少App的私隱條款說明過長,情況不理想。他又指年輕人為了維繫網上社交活動,多會選擇犧牲個人資料。他提醒選擇App之前應考慮是否必須使用,對方會否收集過多個人資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