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氣溫從熱到涼、從涼到寒的過渡階段,也是自然界陽消陰長的轉折期。秋天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份,故燥邪為秋天的主氣。初秋時節,夏天的餘熱尚未除盡,氣候較熱,與燥邪結合成溫燥;而深秋時節,氣溫轉涼,與燥邪結合成涼燥。燥邪最易侵犯肺呼吸道及腸道等多津的器官,還會使人出現皮膚乾燥、口鼻乾癢、眼睛乾澀等情況。故秋季養生,尤為重要。公仔箱論壇2 F1 E8 f+ E# r% m1 N0 \
www2.tvboxnow.com/ [/ @3 Z' @) L$ d. K# L$ w$ p
筆者今期在此總結出,秋季養生,在飲食上應多選以下五大類:一、潤燥安神類食物:根據中醫燥則潤之原則,秋季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為主,如可多吃蜂蜜、銀耳、芝麻、百合、乳品等。二、滋陰潤肺類食物:秋季對應肺臟,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吃雪梨、甘蔗、百合、豆漿等食物。三、平補的食物:秋季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保證冬季來臨時能減少病毒感染、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如茭白、蓮子、桂圓、核桃、黑芝麻等。四、健脾胃的食物:人們經歷苦夏的煎熬,進入秋季脾胃功能仍普遍較弱,故養生還要注意調理脾胃,宜多食用健脾胃食物,如山藥、山楂、栗子、大棗等。五、「增酸少辛」:《黃帝內經》載:「肺主秋,用酸補之,辛瀉之。」指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故飲食應「增酸少辛」,可多吃蘋果、柚子、石榴、葡萄、檸檬、山楂等酸味果蔬,少食葱、薑、蒜、辣椒等辛味食物。此外,中醫有「宜食麻以潤其燥」的說法,秋季可在每日飲食中加少量芝麻油,用芝麻做菜、煮粥等。
0 @4 z4 Z2 G: Y8 Z" g% Vwww2.tvboxnow.com
' z5 w& }7 U2 l/ Q'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七大原則, a$ S5 f% C7 I6 m0 g
: m* {; f* s( w4 Z秋季養生,以潤肺、去燥、養肺氣為主,筆者現總結出秋季養生七大原則如下:1.朝喝鹽水晚喝蜜:即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既能補充人體水份,又是抗衰老的秋季養生良方,還可防治秋燥引起的便秘。2.潤肺去燥:秋季應注重潤肺去燥,少食辛辣燥熱食品。3.調節肺氣:秋季最宜練氣功調養肺氣,有利於治療肺部疾病、預防感冒。4.少辛多酸:秋季養生飲食宜「少辛多酸」。5.少食寒涼:秋季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減少生食大量瓜果,尤以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6.重視精神調養:預防秋燥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宜常以平和心態對待事物,順應秋季收斂之性。7.運動後及時換衣擦身:俗話說「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秋季運動過後,要及時擦汗或換衣物,不能立即洗澡,以免濕氣鬱留體內。
6 E) ?( P# Z+ Fwww2.tvboxnow.com
* p, A) a1 F* @1 _5 ^3 t% r9 o公仔箱論壇三個誤區
- A0 \9 a% O8 ~# ]2 y- ^6 ~. u ~. X7 Xwww2.tvboxnow.com& x; [9 s1 j _3 N# ?
誤區一:秋不食薑。筆者認為秋季非絕對不能食薑,而是應該少食。薑屬辛辣食物,多食易生內熱,但薑能溫肺暖胃、散寒止咳等,秋季治寒性疾病仍用到薑,將少量薑作調味品食用,問題不大。誤區二:秋瓜壞肚。民諺「秋瓜壞肚」,指立秋(今年為8月7日)後,常生食瓜果易引發胃腸道疾病。秋季人的脾胃多處虛弱狀態,此時多吃瓜果,易損傷脾胃,尤其是脾胃虛寒者。但非所有人皆不能吃,而是應適量,且潤肺水果還可多吃,如梨、蘋果等。誤區三:貼秋膘。民俗有「貼秋膘」之說,指立秋後為補償夏季虧空,要多吃肉,「以肉貼膘」。但對現代人來說,此民俗並不一定適用,飲食應科學搭配,以免加重脾胃負擔,且「貼秋膘」要分人,高血脂、脂肪肝、體重超標者等,不宜增加食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