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傷眼 缺乏藍光更害眼$ ]# S1 x" M. T' c3 p; W
健康醫療網 www2.tvboxnow.com4 ]: S2 F* v4 g- X; ?: s
公仔箱論壇 E2 D! l: E( }0 p x$ V) Z# y
www2.tvboxnow.com/ L2 @7 @: |5 E0 b F9 L
眼睛老化已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隨著3C產品的普及,長時間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慣性,不但『關燈看手機』,或是『走路盯著手機不放』,都埋下了眼睛損傷的伏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i6 f& _; v" f( Z8 k$ B
% j- `. C6 l* S, [( X8 M) S) @3 z& {www2.tvboxnow.com濾光值30%即可 適度的藍光是需要的!www2.tvboxnow.com% ?# X4 y9 h: m ?; z+ v
廠商紛紛推出濾藍光的電腦螢幕,市面上濾藍光產品琳瑯滿目,連手機軟體也推出可濾除70%藍光的App。趙順榮藥師建議,可將濾光值調到30%就可達到效果,若是過度濾藍光,不僅使螢幕顏色失真,長時間下來,容易導致近視加深,對眼睛反而是負擔。一般而言,人的水晶體即能過濾光線中30% ~ 50%的藍光,且人體還是需要適量的藍光維持視覺與心理的運作。適度的藍光使物體顏色及視野變得更明亮,使人心情較為愉悅;反之,倘若過濾太多藍光,容易令人心情變得低落、焦慮,甚至有憂鬱的情緒產生。實際上螢幕所釋出的藍光是很微弱的,最傷眼睛的元兇應是螢幕過亮、長時間使用所致,因此,趙藥師表示適度的藍光是需要的。
4 Q; `' W, o$ h4 i8 p' F/ ~* Vwww2.tvboxnow.com$ X+ h4 Q( `* z. [
2 K# L/ @- D9 J: M8 I9 Y藍光未必只有壞處,藍光有助老年人調整節睡眠品質tvb now,tvbnow,bttvb( H4 ^& T" `# O7 N1 g
趙藥師提醒:若夜晚接觸太多3C產品所散發的藍光,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就會相對減少,進而影響睡眠品質。相反的,老年人接收的光線量不足,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經常晚間七、八點就想睡覺,或是白天也想睡,由上述原理可知,明亮的燈光可改善老年人過早入睡的情形,間接降低,晨間出外運動發生意外的機率。
+ k2 i; s3 \- Otvb now,tvbnow,bttvb
1 x' D' K9 g$ G# R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指出,特別提出6項小叮嚀提醒長時間使用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族群:公仔箱論壇, S- f7 r* I' V/ f+ \- E, S
1.可考慮將Line軟體下載至電腦再操作,或使用觸控筆,避免直接接觸手機電磁波的機率。
1 T w+ S* ^3 q+ v3 bwww2.tvboxnow.com2.每30至50分鐘休息、喝水,將目光移到心愛的物品或綠色植物上,或將視線落在距離較遠的景物,以看近、看遠的方式調節睫狀肌,讓眼睛稍做休息,至少讓視線暫時離開電腦。3 m* E7 t' _7 _7 g. T5 C: `
3.熱敷、按摩眼睛周圍,促進眼球血液循環,幫助眼睛放鬆休息。
0 \9 Z0 ]2 W; I! t3 _1 Pwww2.tvboxnow.com4.外出配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及藍光傷害。
( N0 w$ @- C1 P, J5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上廁所看書或玩手機,致使排便時間延長,容易造成肛門充血,引發痔瘡。- P ~+ I' H+ ?+ Q& [
6.平常應適量攝取綠色蔬菜、黃色水果內含有很豐富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
7 c o6 Y V: q* bwww2.tvboxnow.com% G7 u' K7 I8 y- ~5 x6 G% o, H c
葉黃素只能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中獲得www2.tvboxnow.com- R6 `, G, J6 M4 V
趙藥師表示,依據美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證實眼睛內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比例是以黃金比例10:2存在。美國AREDS II研究也發現,黃斑色素只能從飲食中取得。從臨床實驗結果得知,對於那些很難改變生活習慣的族群,由營養補充品中補充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攝食葉黃素10mg搭配玉米黃素2mg有人體臨床依據的保健食品,才能達到預防視網膜黃斑病變的效益。$ P# ~5 t& C' {; T+ m6 p
+ q' T1 A( ?/ {% S* J; q' q$ Stvb now,tvbnow,bttvb- ?4 r* v. `4 W: j! Z& P
健康醫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