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自古以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聖賢豪傑,都難免一死。很多人以為,人死就如同燈滅,一了百了,生前的一切都成為雲煙。可是,人生的存在,難道真的就只是須臾的剎那;肉體的幻滅,難道真的就意味着生命永恆的消失?其實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現象和事例告訴我們,人其實是有靈魂的,而人的靈魂在人死後是不會消亡的,從而人生前所作的一切,大事小事,好事壞事,也都會隨着靈魂帶進他的生生世世。靈魂存在的證據不勝枚舉,在本文中,我們準備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索那無數現象與事例中的一種:瀕死體驗(NDE:Near Death Experience)。
" m' K. k( \7 g( y9 H
+ i! B9 \' ?8 R# G" I" p/ h$ B" p
有很多人,在一生中,經歷過一次甚至多次神秘的體驗:見到奇異景象,遇見已故親人,甚至死而復生,等等。當人們對此現象諱莫如深的時候,一些嚴肅而有創新意識的科學家,悄然開始了人類科學史上最為艱難卻又最有意義的研究,那就是瀕死體驗的研究。. v6 D; [3 C% b& l! H! _. n
" C' i% L" W8 C2 J2 r; \1 D* n公仔箱論壇8 `: e* H# [: M; j/ G3 `$ O
瀕死體驗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在他的著作《理想國》(The Republic)中就記載了瀕死體驗現象。研究表明,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遍布世界不同地域、種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據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 普公司調察估計,僅在美國就至少有1300萬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如果算上兒童,這數字將更加可觀。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等人的研究更表明有大約35% 接近死亡時有瀕死體驗。目前, 瀕死體驗現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來研究領域中的皎皎者。除了上面提到的康涅狄克大學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外,還有華盛頓大學兒科教授 麥爾文·莫爾斯(Melvin Morse)博士,內華達大學教授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博士,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埃因·斯蒂文森(Ian Stevenson)博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內科醫生和Mandate公司的執行總裁林茲·奧戴因(LinzAudain)博士,加州大學教授查爾斯·塔特(Charles Tart)博士等。有關瀕死研究的論文不斷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 (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可以說, 科學界對這一神秘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 a6 r7 Z6 a2 q4 t4 F4 }- ktvb now,tvbnow,bttvb
' G' c( `9 o1 z
1 A% ]7 _/ Y/ {3 A+ ?* g3 H/ F4 Z#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他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始了NDE研究。海蒙愛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被一陣大風吹落懸崖。在那一瞬間,奇迹發生了--
! [: I; _) |9 m& D4 O公仔箱論壇
8 c2 O* W l* G4 @公仔箱論壇
# w, Y6 ^7 [# m' C) Awww2.tvboxnow.com“彷彿在一個離我有些距離的舞台上,我見到了各種形象出現的我及我的整個過去。我看到自己是這曲戲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沒有悲傷和焦急,一切都那樣絢麗。我曾遭受的悲慘經歷的回憶十分清晰,但並不令人悲哀。沒有衝突和矛盾,衝突已轉化為愛意。高尚與和諧的思想主宰並統一着單獨的印象。一種神聖的寧靜感如同奇妙的音樂一般滌盪着我的靈魂。 ”& @. A" z7 h: ]1 V
/ P9 n& R; q4 x. i& }
( o4 F1 A: O9 |7 H. {, d# u2 L2 \
這次經歷促使海蒙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論文中提到:在他所調查的30名墜落倖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他還發現他們的體驗過程極為相似:眾多飛快的意識活動,預知結果的超凡能力,時間的彌散意識,飛速地回顧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麗景象,耳聆天上仙樂繚繞--
0 O2 H# D x3 A1 y4 J/ Gwww2.tvboxnow.comwww2.tvboxnow.com9 i) k7 L) N: N% m: g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e- C: _( _" u) b) c
“沒有一絲悲哀,也沒有在輕微危險中可能出現的大恐懼……沒有緊張絕望和痛苦,只有嚴肅、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動。 ”
& [; I+ J C* ?$ V' Fwww2.tvboxnow.com; s, @, W& r, g# l0 S* ~; r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T$ Z' c2 ~: e! ^* P' w3 }' q
海蒙的研究彷彿強大的催化劑,使眾多研究者循着他的腳步前行。1903年,英國作家F.W.H.麥爾斯完成兩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體死亡時的存留》;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國發表論文《垂死者的幻覺》,影響很大。1926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巴雷特出版了《臨終幻覺》。這個時期,瀕死研究得到了廣泛支持。
" s; s) m5 f8 k$ U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_) c& R% u
! j2 E, F& u( G3 d- `1959年,美國精神研究會的卡里斯·奧西斯(Karlis Osis)通過分析詳細記錄病人死亡過程體驗的幾百份調查表,開始繼續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還在冰島心理學家厄蘭德·哈拉德桑(E. Haraldsson)的幫助下,跨越種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擴展到印度。他們合作出版了一本書《死亡時刻》(At the Hour of Death, 1972)。 奧西斯總結道:
$ K G& n6 b/ y) ?# c公仔箱論壇
; u' M+ o6 H5 v' O, ^8 o" D' ~$ E
8 y5 C8 E# G1 A3 ]; O/ ~公仔箱論壇“儘管很多病人進入一種健忘、無意識的狀態,但仍然存在着堅持到最後的意識清醒者。他們說“見到了”來世並能在臨終前報告他們的經歷。比如:他們見到了已故的親屬和朋友的幽靈,見到了宗教和神話中的人物,見到了靈光、美麗的強烈色彩等非塵世環境。這些體驗很有影響力,帶給他們祥和、寧靜、安逸和宗教情感。病人奇特地經歷了‘美好的死亡’,這與臨終前通常想到的黑暗和悲慘正好相反。”
! i. z2 h {) E&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9 z, v* r; ~5 k! \9 h/ n
公仔箱論壇3 w; U/ d! J* D
20世紀70年代,依阿華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拉賽爾·諾依斯·Jr和同事羅伊·克萊蒂一起,研究了大量瀕死者的描述,對個別人的自傳性陳述也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泰斗卡爾·古斯塔夫·榮格(Karl G. Jung)。1944年,由於心臟病,榮格產生了瀕死感覺,從而改變了他對人類意識的理解,他寫道:“死後發生的事情極其輝煌燦爛,難以形容,我們的情感和想象力無力描述其大概。”
+ [: f; J0 K& Rtvb now,tvbnow,bttvb
% Y5 P7 o! j% F7 i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S( M# }4 s. }% z
1972-1974年間,雷蒙·穆迪博士收集了150例瀕死體驗的實例,從中歸納出NDE 最一般的要素:飄離身體;通過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與朋友親戚相會;一生的全景回顧;不情願返回身體;對時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1975年,他的《生命之後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出版,瀕死體驗研究進入新階段。www2.tvboxnow.com# L. k& R" P5 U6 M b) y0 q
9 S7 T$ V. K1 l- J) x+ d& ^/ t) |& ]tvb now,tvbnow,bttvb2 K' Y6 a5 q3 v
穆迪列出的這些要素在後來的瀕死體驗報告中都有類似描述,從而證實了海蒙、奧西斯、諾伊斯和克萊蒂的研究。綜合各種瀕死體驗,穆迪提出了“理論上的理想體驗或完整體驗”,他是這樣描述的--
) R# ~2 v; m: A; {8 A. |
3 g, |& _! C" y
. x8 }( g+ U: {& Rwww2.tvboxnow.com“一個正在死去的人,當達到肉體痛苦的極點時,他聽到醫生宣告自己死亡。他開始聽見噪音,響鈴聲或嗡嗡聲,同時感到自己很快通過了一條黑暗的隧道。然後,他忽然發現自己離開了肉體,不過仍在直接的物質環境中。他在遠處看自己的身體,如同一個旁觀者。他居高臨下地觀看着復活,情緒動蕩。
! H+ D$ N* Y+ m& L7 l7 Cwww2.tvboxnow.com! [! e: o" W; e# b8 P+ z/ a
公仔箱論壇6 P# W/ J5 e( n5 e5 O: t
過了一會,他鎮定下來,漸漸習慣這種奇怪的狀況。他注意到自己仍有一個“身體”,但是性質迥然不同。很快又發生了一些別的事情。他見到了已故親友的幽靈,他從未見到的親切熱情的神靈--一種閃光的生命--在他面前出現。這個 生命用非言語的方式問了他一個問題,讓他評價自己的一生,瞬息為他展示一生的主要事件。一時間,他發現自己正在靠近某種障礙或邊界,這顯然代表着今生和來世的界限。然而他發覺自己必須回到人間,因為死亡的時刻尚未到來。由於迄今為止他已對死後的經歷發生了興趣,他不想返回塵世。但不管他本身態度如何,最終與肉體重新結合而復活了。”
, p$ T+ ]9 F/ O9 W% l. t2 }* o& {! W6 h9 {4 O
www2.tvboxnow.com* x+ i1 B$ Z) L# G/ O8 {
穆迪謹慎地強調:每例瀕死體驗的過程都不是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發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經歷的“驚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啟發了新一代瀕死體驗研究者,其中最傑出的有: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麥克爾·B·薩鮑(Michael Sabom)博士,麥爾文·莫爾斯(Melvin Morse)博士等。他們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果:
; V4 z9 J8 K$ D" \9 E! K e Y! d
" L( k# V- L/ j# g/ x! lwww2.tvboxnow.com; _4 X' @, c1 H8 w
瀕死體驗在世界範圍內頻繁發生這一事實不容置疑。瀕死體驗不僅限於成年人,也發生在孩子們身上。大約35%接近死亡的人都會有瀕死體驗。4 `1 D6 }% ~# H2 R&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0 T4 ]6 ]4 s$ S
% z& k: C1 O3 h: o7 y%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絕大多數瀕死體驗者都說他們感受到和平與快樂,而非痛苦與折磨。tvb now,tvbnow,bttvb/ n$ F0 A( Z* C5 f: }3 Q: f
; a D G9 V* I8 O1 @8 g4 X6 I
. ?+ r! ?4 t) b/ E瀕死體驗者看到的一些景象與他本人的知識並不一定吻合。例如物理學家威廉·巴雷特記錄一些孩子在瀕死體驗中對自己所看到的天使沒有翅膀深感失望。
+ V% v4 e0 Q, C% v0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7 | ^8 A y3 w!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Q1 e$ \$ H6 v0 _# f$ f公仔箱論壇瀕死體驗對當事人影響很大,多數人發生了巨大的、積極的轉變,心靈更加豐富了。一些無神論者經過瀕死體驗后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此後成為虔誠的有神論信仰者。tvb now,tvbnow,bttvb1 a: @! w) P( y) p
$ ?* d/ D/ x(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z. a* T0 E% ]7 l1 _, G
令人深思的是,並不是所有瀕死體驗者看到的都是美好而令人愉快的景象。有些人在瀕死體驗中在也看到了一些可怕的景象。例如,《天堂印象--100個死後生還者的口述故事》中就記載了一個叫斯塔因.海德勒的德國警察局長可怕的瀕死體驗。海德勒局長以前對人冷漠粗暴。在一次瀕死體驗中他看到自己被許多貪婪醜陋的靈魂包圍着,其中一個靈魂張着血盆大口撲上來要咬他。還有些人在瀕死體驗中看到靈魂依生前的所為得到了不同的歸宿。這些瀕死體驗案例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國“善惡有報”的古訓。www2.tvboxnow.com4 x1 }' O. ^2 F
- |2 E( [# L# {& T% V
$ M! r8 K- H' ]# ~ q; I5 h
瀕死體驗中的“靈魂離體”現象不僅僅限於接近死亡的人中,有少數人在健康狀態下也有相似的經歷。這些人的“靈魂離體”現象更使得對這一現象的研究進入實驗驗證成為可能。如加州大學的查爾斯·塔特(Charles Tart)博士曾經在實驗 室對一位自稱經常有“靈魂離體”經歷的婦女進行了嚴格的實驗測試。他把一張寫有五位隨機數的紙條放在一個離地面約6.5英尺高的架子上,使躺在實驗室床上的這位婦女無法看到。然後要求這名實驗者設法在“靈魂離體”時漂浮到高處看這紙條上的內容。實驗證實她在第四個晚上稱聲“靈魂離體”后準確地說出了紙條上的五位數。而猜中一個五位數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從實驗上有力地證實了瀕死體驗的客觀存在性。* F) r: X+ A+ M2 p& q# H
6 ?- A+ w8 ?3 @" `
/ `8 X' ~* J: ] q8 H j
歷史上最著名的具有“靈魂離體經歷”的人恐怕要數生活在十八世紀瑞典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Emanuel Swedenborg。他根據自己靈魂離體遨遊靈界所看到的景象,留下了宏篇巨著《天啟揭示》,詳細描述了他在靈界看到的景象和其他生命溝通所得到的關於靈界的知識。他的著作對後世產生着重要的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然影響着眾多的人。許多著名學者對他推崇備至,包括精神分析學泰斗榮格,美國著名作家海侖·凱勒,美國著名詩人愛默生,美國政治家和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英國詩人布朗寧夫婦,德國著名詩人和劇作家歌德,日本哲學家和禪宗學者鈴木大拙等,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深受其影響。
* w* H2 q. X& H
; G$ B% |; z& a6 @3 h& T公仔箱論壇
8 p: @; X2 w" |' @. n越來越多的瀕死體驗實例,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成果,使那些樂於懷疑的人,更難把瀕死體驗的事實一筆抹煞了。瀕死體驗研究為我們揭示的不應只是現象,更重要的是現象所昭示的思維方法和研究路徑;它為我們打開的不僅是死後世界之門,更是意識、生活、生命之門。www2.tvboxnow.com4 u* i( Q3 m, g7 z8 h
公仔箱論壇" v6 s" ? ?! |' B- [4 B
/ V% _' r. U# nwww2.tvboxnow.com科學在探索外部世界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在探索人類自身這一領域,正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說的:“還處在嬰兒階段”,探索人類本身的奧秘應該也必將成為未來科學的目標。對追求真理的人來說,在這科學尚未涉足的地方,信仰和勇氣顯得尤為重要。縱觀瀕死體驗現像及瀕死體驗者從中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瀕死體驗現像也許在暗示我們的靈魂並不隨着我們的肉體死亡而消失,我們應該善待自己和他人,為自己生命的永遠負責。正如皮埃爾泰哈德·查汀所說的:也許在宇宙中存在着某種事物,諸如目的、希望和仁慈一類的東西,瀕死體驗也許是神給予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禮物或線索。
' D" o; d; k; f6 k. W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2.tvboxnow.com) q1 ^/ |' U3 x9 g4 J( U Z7 w: [0 O0 E
+ W+ M* f; w8 t: g參考資料 :公仔箱論壇9 L7 d* W5 z4 |, E% C+ L
+ T, ], p W" Y, S+ p" I( _1. 《天堂印象--100個死後還生者的口述故事》,逢塵主編, 外文出版社 , 1999年1月tvb now,tvbnow,bttvb' m( s/ ^" P" j! \
2. 《打開生死之門》Jean Rithie,徐和平譯,陝西旅遊出版社,1998年10月www2.tvboxnow.com ?# g7 t4 m/ `. r
3. 國際瀕死研究學會網站, http://www.iands.org公仔箱論壇+ T3 m9 K3 W# F& A8 D! U( f+ J9 r
4. Charles T. Tart,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 17(2) Winter 1998. w! ~. T& a1 N- S* v7 K& V
5. Melvin Morse, Paul Perry, Villard Books, New York,1994, Parting Visions: Uses and Meanings of Pre-Death, Psychic,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