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e8 V0 U9 T9 k* b+ ?- {
# q& Y& Z6 F' K4 H' [$ e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布里傑-提頓國家森林公園(Bridger-Teton National Forest),有一條小河因為流向兩大洋,而被稱為“兩大洋河”(Two Ocean Creek)。這條河雖然不起眼,但其溪流的水文現象卻被認為極為不平常。
% C+ p* J- T3 H4 ?0 v: p4 T公仔箱論壇; K+ D* Y8 W+ E, E' i
公仔箱論壇3 I, I B5 O+ \7 p# f) W7 o4 U/ H
這條小河在兩大洋通道(Two Ocean Pass)低點西北方約640米處,突然分開成為兩條獨立的溪流,分別流向大西洋和太平洋,出現的這個分叉點被稱為“水域分離”(Parting of the Waters)。
& l. o8 C$ |# v8 q1 {2 G8 G- f
/ Z, n1 j- f9 p1 `( G0 |+ S, ?% l& _- O1 X: D% T: F
這兩條溪流在流動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大的河流不斷地加入,最終到達兩大洋。在分叉點流向左方、被稱為大西洋溪(Atlantic Creek)的這條溪流,蜿蜒地流了5,613公里之後,加入密西西比河水域,最後流入大西洋。而向右流的那條太平洋溪(Pacific Creek),流經2,177公里的旅程,與史鎳克河(Snake River)和哥倫比亞河匯合,流入太平洋。
/ W" u: w% N7 T2 G/ g. Ptvb now,tvbnow,bttvb: z/ B. y8 @# _
2 m6 x. h1 f6 y3 w( m* {5 i2 p這條“兩大洋河”是從兩個不同的海洋分離出來,最後又流入兩個海洋的唯一一條美國河流。從技術上講,讓一條魚經由“兩大洋河”,從太平洋游到大西洋近萬公里的路程,這是可能的。事實上,這據說就是山鱒從史鎳克河游到黃石河(Yellowstone River,流入大西洋)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