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電/鹿鳴平頂海山、太白海脊、蘇軾海丘、鄭和海嶺……在廣闊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洋底,正在留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印記。最新出版的《中國大洋海底地理實體名錄(2016)》顯示,截至2016年10月,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共命名了163個國際海域海底地理實體。
# D) t- P' w" g: [8 U$ W
, d$ } x+ l7 m9 l! e' J5 Ctvb now,tvbnow,bttvb 新華社報道,這些命名不僅具備國際組織所要求的標準化“通名”,更有取自《詩經》、歷史人名等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專名”,成為留在大洋深處的中國印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w0 F( T* h. D. Y4 |
* `" H- `6 [9 v/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根據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分委會的規定,海底地理實體是海底可測量、可劃分界限的地貌單元,賦予其標準名稱的行為即“海底命名”。國際海域的地名,需得到國際組織的審議批准。截至2015年底,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分委會共審議批准了國際海域3940個海底地名。
. f2 N5 h7 q- m*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c6 r3 z! B o* _( F6 G1 I
“在中國開展的國際海域調查中,大量海底地理實體被發現,但以前只對小部分海底地理實體以字母代碼表示,給調查研究工作帶來很多不便。2011年,根據國家海洋局部署,大洋協會辦公室成立了大洋地理實體命名工作組,啟動了海底命名工作。”大洋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說。www2.tvboxnow.com$ b/ s) t. ?! I; i2 A7 l+ O' G
% O% z& j6 ^- Y2 q
隨後,中國確定了以《詩經》為主,以中國歷史人名為輔的命名體系,《詩經》中的“風、雅、頌”分別對應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tvb now,tvbnow,bttvb" Q1 t( T7 E F! t' m2 ~/ \
( q G/ ^' c3 r+ \. Swww2.tvboxnow.com 根據規定,標準的海底地名一般由“專名”加“通名”組成。“專名”是各國所起的專用名稱,“通名”指描述海底地形地貌的名稱,如西太平洋麥哲倫海山區的“鹿鳴平頂海山”“採薇平頂海山”,“鹿鳴”“採薇”為專名,“平頂海山”為通名。其中,“鹿鳴”“採薇”出自《詩經·小雅·鹿鳴》《詩經·小雅·採薇》。
' n9 w+ z* p' e4 F. `/ f0 T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W( d O, M0 C3 Y/ C1 z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與此同時,王勃、李白、蘇軾等唐宋詩人也出現在了國際海域的海底;鑒真、鄭和、鄭庭芳等為中國海洋事業作出貢獻的人物,均留名於大洋深處。
1 T: s( z* y;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T9 H) F* y7 k* ?0 a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深海技術的發展和大洋科考的進行,越來越多的海底地理實體將會被發現。同時,積極推進海底命名工作,在國際海域進一步體現中華文明和文化元素,大洋深處將會留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