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我發現新種魚 巨體無線鰨

今年適逢發表物種源起的科學家達爾文誕生二百年紀念,台灣科學家、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研究團隊,也在此時發現新物種魚類,命名「巨體無線鰨」(音同踏),獲得國際認證採信。& s- c% B* t) i/ f  S. b6 o( ]/ Z
www2.tvboxnow.com/ H& m& N3 E  Y  D, s1 k/ I  F
博士生李茂熒投稿國際期刊 獲採信
4 M: J, u5 K6 e1 y+ T( Ftvb now,tvbnow,bttvb
- D- g2 R' X* t' r* |* L7 X+ x巨體無線鰨是一種深海魚類,分布在四百五十至七百公尺、均溫四到六度的深海,以多毛類及小蝦、小蟹等甲殼類為主食,偶食魚屍或其他無椎動物。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博士生李茂熒,去年五月把發現及新種命名文章,投稿至美國魚類學家與爬蟲學家協會期刊COPEIA,確定於今年六月的Copeia 2009第二期刊登,屆時將是全球首次以新種「巨體無線鰨」為該物種命名,顯示台灣物種研究的成績。
5 v+ p9 ^; z0 A' O
4 P( l  o! c! ]/ F- W  D6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百年研究都被誤鑑為多線無線鰨
0 D) u9 \+ W  m+ m" R! ~
, B3 E, d  [2 b" W9 ~) Q5 ?+ ytvb now,tvbnow,bttvb李茂熒說,其實這並非巨體無線鰨首次現身,只是在近百年的研究中,牠都被誤鑑為多線無線鰨,如今要向全球為牠正名。  o0 V2 B+ I$ P- C  R
4 q- G8 |2 A8 r$ H
邵廣昭說,台灣曾於二○○一年出動台灣海洋研究船海研一號,在蘇澳外海水深五百二十至六百四十公尺處拖網捕獲一尾多線無線鰨(其實是巨體無線鰨),由於外型相似,一直未能分辨其中異同。
( \' j3 x5 p; ]* bwww2.tvboxnow.com
, d, _5 Y4 J' B; V( R& z  N!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骨骼、體型與眼睛尺寸辨識出不同
) o- Y0 A  @$ A(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J3 Y, D4 |9 H
但是李茂熒卻從骨骼、體型與眼睛的尺寸上辨識出不同之處,與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的比目魚專家Dr. Thomas A. Munroe通信後,確認巨體無線鰨為新物種,也因此成為這位比目魚專家跨海共同指導的學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6 g# I) l( M3 w- C

4 R) j3 D+ j# j% i+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研究團隊還把這隻新種魚製成副模式標本,轉送到日本高知大學標本館保存,高知大學理學部自然環境科學副教授遠藤廣光驚訝地表示,日本四國高知縣外海土佐灣也曾採集過巨體無線鰨,但是日本科學家卻也未能發現兩者歧異,顯示台灣物種研究的成績精進。
4 l: @5 l2 T  g$ V9 D4 `( }) Jtvb now,tvbnow,bttvb0 |7 z( x6 Y: z, H8 M/ Y% @) x
邵廣昭說,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有很大機會發現新種,「不過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既有的生物類群分類需要再次檢討,要不然人們誤認已知種,很有可能是未曾發表的新種。」
1

評分次數

  • jjwah

every day 新品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