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腰圍比BMI更具健康指標 拒當小腹婆

醫學研究發現,用腰臀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比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好 ,健檢機構呼籲民眾健康管理要從注意腰臀肥胖做起,拒當「小腹婆(翁)」。
: c; g4 A2 J4 }' I* A+ |公仔箱論壇美兆健檢機構台灣公司總經理蔡明君指出,根據美兆2008年健康檢查年度報告統計,發現「體重超重」連續7年蟬聯 10大健康警訊排行首位,不分男女;其中年齡層越大者,腰臀比也隨之增加。
1 C( D! P5 h5 X) G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 y/ p  N+ ~, N4 g/ V
美兆桃園診所院長張盈寬表示,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腰圍能反應腹內深層臟器脂肪含量的多寡,得知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三酸甘油酯、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公仔箱論壇1 _0 ~" {- t9 [" }/ Y( t- F/ y
公仔箱論壇, s$ U- j. a- Z( o- T* k$ L! s
而2006年美國心臟病醫學年會的研究發現,以腰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比體重、 BMI好。以美國男性腰圍102公分、女性 88公分為準,超過標準的男性罹患心臟病風險會增加24%,女性高出21%。
  v! _/ a; Y% |+ p. y1 d' r, N公仔箱論壇
) m, o- v; g$ B' |研究指出若以 BMI30為標準,超過標準的肥胖男性罹患心血管風險只增高13%,女性升高20%,比用腰圍做標準時上升的幅度小,顯示腰圍比BMI更具指標意義。
2 l& Z9 K# \7 g  A, l# w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2 t9 H0 Q7 k, i0 z' @' y
由於東西方人體型差異,各國所定腰圍標準不同。台灣男性以90公分(36吋)、女性80公分(30吋)為標準。男性腰圍每增1公分,得代謝性症候群機率上升14%;女生腰圍每多1公分,得代謝性症候群機率提高5%。
3 k- z7 U, O+ X+ i/ E% o6 _8 r9 q8 g9 X6 i9 @+ r
美兆表示,代謝性症候群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基因、生活的環境與習慣型態等,其中,生活環境或生活型態是可改變性的因素。www2.tvboxnow.com$ ?- R) s7 b) D( g
4 c% D" \: ~: Q' s: u& l
美兆認為,靜態的生活方式,如看電視、電腦時間過長,發生代謝性症候群的機率大幅增加;而增加肌力、增進心肺適能則可明顯降低代謝性症候群的發生。
# i7 G: O, }( l! X4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3 M  `) i2 H5 M: w; ktvb now,tvbnow,bttvb如何改變靜態生活方式、減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代謝性症候群相當重要的工作。美兆呼籲民眾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