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一直被醫界視為駭人的「隱形殺手」,此種疾病可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奪走人命。根據香港的一項研究顯示,每10萬人中就有13.7個人被診斷出有腹主動脈瘤,以此推算,台灣每年都會增加3000個新病例。然而,2008年,全台卻僅有400人接受手術治療。事實上,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其實自己極有可能或已經罹患此疾病。在台灣,民眾對腹主動脈瘤的醫療知識相當缺乏,若沒有及時發現並接受治療,等病況嚴重,猝死機率很高。
/ c0 n8 J" [7 Q* I-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h" C) @; T$ R; E
一般來說,腹主動脈瘤幾乎沒有症狀,察覺不易,患者的身體內如同裝上了不定時炸彈,腫瘤悄悄地在體內擴大直到破裂,導致病患猝死。數年前,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引進台灣,漸漸得到許多國內大型醫院的支持。經過各醫療單位及醫護人員不斷的努力,手術日趨成熟,已成為近年來治療腹主動脈瘤的趨勢。公仔箱論壇 r; @' c; V/ D5 L8 A
+ G/ ~" Y$ k1 F5 f" U+ Z, C相較於傳統手術,主動脈腔內修復術不但手術時間短、傷口小,恢復期也大幅縮短,是腹主動脈瘤病患的一大福音。醫師強調,95%的腹主動脈瘤在破裂之前,都可以成功地被治癒,因此,一般民眾應定時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tvb now,tvbnow,bttvb. \- C$ {3 \" y8 m+ @! u& m
. i9 X( ]0 z0 w& p# g" X# e" Z8 T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王水深表示,腹主動脈瘤高危險群包括吸菸者、有腹主動脈瘤家族病史者及60歲以上男性。根據國際腹主動脈瘤統計顯示,在台灣,60歲以上的男性中,7%患有腹主動脈瘤,但大多數的人都不知情。腹主動脈瘤通常發生於較脆弱的血管壁上,因血液的衝擊而導致腫瘤擴張,造成血管爆裂,就像炸彈上的引信,隨著腫瘤的擴張,引信的長度也越來越短,直到引信沒有了空間,腫瘤如同炸彈般在體內破裂。王水深醫師進一步說:「當腫瘤越來越大,隨時可能破裂的危險也跟著越來越高,一旦腫瘤破裂,死亡率高達90%。」
' w4 E5 _( n9 D) L# R i, hwww2.tvboxnow.com9 I9 L; B3 q( W- @+ e. Q: Z8 S
目前腹主動脈瘤有兩種治療方式,分別為傳統開放性手術及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表示,開放性手術需直接將腹部切開進行治療,故傷口較大。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則只需在大腿切開兩個小切口,以特殊的導管進入動脈血管治療腹主動脈瘤。此種手術可大幅降低術後死亡率至1.2%,而傳統手術的死亡率則為4.7%。
`4 a) V! @0 w7 f1 q' \4 f" Vwww2.tvboxnow.com
$ x0 k# {4 X6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醫師表示,傳統開放性手術過程較複雜,病人需要6至36週的恢復期。相對的,主動脈腔內修復術的過程較安全,傷口小,並能減少手術時出血的狀況,病人可在2至6週內恢復正常生活作息。
: l* r* g9 A! {! V
2 `/ j1 |9 N5 D5 q" d _公仔箱論壇其實,腹主動脈瘤可以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一般人在做定期健康檢查時,不可忽略腹部超音波之檢查項目,一旦疑似腹主動脈瘤的發生,需儘速諮詢心臟外科醫師,避免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威脅寶貴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