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院士呼籲 「給方便」 網絡管控遇尷尬 科技界求「網開一面」

院士呼籲「給方便」網絡管控遇尷尬 科技界求「網開一面」- Y8 x9 }. w9 Z
7 Y0 O/ m' s( h3 G, |3 I6 D
tvb now,tvbnow,bttvb  N2 |* m5 U4 u5 d9 j, i
公仔箱論壇4 [. I& g1 I0 h# s) l# ]4 Z9 X" x0 l
剛結束的「科創大會」,是38年來規格最高的一次科技界大會。大會期間,一位老院士提出質疑,嚴格的網絡監管,導致研究人員無法了解國外最新科研成果,呼籲對科技界「網開一面」。有觀點認為,北京對網絡的管控,反映出中共強烈的危機意識,而單純為科技界打開防火牆,提供特殊的方便顯然是不現實。
4 n0 L; {  W: H  `5 l
+ G7 h7 B7 T' ~- |1 {8 v- p  f網絡監管令互聯網使用者感到極其地不方便。「嚴格的網絡監管,對我們搞科研的人來講,損失是非常大的。其實通過國外的一些網站,我們可以了解很多科技先進國家正在做甚麼,以及他們把科研成果轉化到了甚麼地步。因此,是不是可以給搞科研的人一點特殊的方便?」一位年過古稀的院士會議中提出質疑。
$ y) e% ]) v6 X1 f* [/ V) G% }公仔箱論壇
0 Z/ S2 E3 ]9 ^. F0 ^8 [+ K  {公仔箱論壇
在中國政府看來,防火牆最關鍵的作用是可以阻止西方勢力對國內的網民進行的資訊、思想上的攻擊和侵蝕。多維新聞網報道,中國政府對國內網絡監管的主要形態就是設立中國國家防火牆(GFW),阻止國民通過互聯網獲得外界的資訊。

2 |8 u) e7 v0 c) d& I0 \www2.tvboxnow.com. I( ^3 y" }6 h7 K) ~( K7 x2 Q
最近,美國經濟學教授、原留美經濟學會會長張欣發表文章稱,「中國封鎖互聯網造成了供應側的瓶頸,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特別在科技和創新方面。」張欣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互聯網審查制度,不難想像「封閉不自由的對經濟有多大破壞力。」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2 S) t# O4 x+ ]
0 F$ T( s8 ?; q- U3 N7 i
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的方濱興確認自己是長城防火牆的首要設計者。此前一年,《人民郵電報》首次在報道中稱方為「國家防火牆(GFW)之父」。
tvb now,tvbnow,bttvb0 Q) q( N$ O; e8 p" I. w- y

$ r  W  F0 i6 \6 W
據報道,201643日方濱興以「傑出校友」身分回到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演講。在舉行題為「定義網絡空間安全」的演講時,他試圖以韓國也建設網絡防火牆,來辯護建立防火牆重要性,但當他想點開論證其觀點的網頁時,投影幕卻顯示這個網址已被遮罩,只好在眾目睽睽下「翻牆」。其公然翻牆的舉動令場面「相當尷尬。方濱興也用FacebookGoogle等境外網站做例子,即席示範用VPN。不過網絡不到一分鐘就斷線了兩次,最後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百度搜尋Google頁面的截圖。
公仔箱論壇0 d& D( X% o0 y; O( t" \% ]4 C

1 Q( E2 R+ \2 Y+ @2 D+ z! q/ S
據悉,網友對防火牆存在一直有自己的看法:「互聯網本身就是開源與自由結合的產物。適當地管制尤可,如果是最後搞成防民之口,搞成閉關鎖國,剝奪普通民眾的智慧與發言權。」

! L: v3 o: X0 y# O9 Y$ pwww2.tvboxnow.com" ?( n& J0 i4 `+ J4 y1 h
自中國國家防火牆誕生以來,內部外部一直有持續不斷的批評聲音,面對這些雜音,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今年4月時發表社評稱,「網絡防火牆不是真正的『牆』,而是針對互聯網上一些具體有害或不安全資訊源採取精確封堵的管理系統。它帶來了中外之間一定程度上的不方便,但是應當說中外社會對這種不方便有了較強適應性。」

. `% m/ T. r0 F
4 A: d8 ]8 o5 q. e. m4 ]" Ctvb now,tvbnow,bttvb
令人困惑的是,該報總編輯胡錫進曾在328日深夜在微博上發文稱,「防火牆應是臨時性措施,也應被看成一種應急手段。沒必要推動它的長期化和不斷強化。網絡治理不應建立在對防火牆日益離不開的依賴上,那樣的話會形成有害資訊的堰塞湖效應,逐漸損失中國社會對於它們的承受力和免疫力。」
/ a+ G5 L0 ]- i# v% t4 l

: F2 v% w4 _, ]$ Y" J4 r6 btvb now,tvbnow,bttvb
有媒體解讀胡錫進的觀點——真的自信了,防火牆自然就應該不存在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