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o; V/ w3 ^6 [9 f* U k
從夢中醒來後,很多人對一些清晰的夢境都還記憶猶新,甚至有些夢還能成為現實。(图片来源:Adobe Stock)
/ \" v. ?3 V& @& Z- |. z b* |; n6 M* m
幾乎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歷,從夢境到現實只在眨眼之間,卻帶給人神奇的感受。從夢中醒來後,很多人對一些清晰的夢境都還記憶猶新,甚至有些夢還能成為現實。古代的人和今天的人一樣,對一些神奇、風趣的夢,以及夢境出現的預感預示,也津津樂道。
# _4 I3 X, H9 {. P" A先說神奇風趣的夢。呂蒙是東漢末年的名將,早年他來到吳國,主公孫權勸他好好研究學問。呂蒙博覽群書,鑽研的科目以《易經》為主,常常陪侍在孫權身邊談經論道。www2.tvboxnow.com' H( Y) c0 ~8 J( U8 R4 Z/ g0 f
一天,他在孫權的兄長孫策家喝得酩酊大醉,倒頭就睡著了。忽然,人們聽到他在夢中背書,竟然背誦出整部的《易經》。過了好一會兒,他從夢中驚醒。tvb now,tvbnow,bttvb7 Y7 O* O" s+ a) d" D: |- R( B. v& e
眾人都好奇地問他怎麼回事。呂蒙說:「在夢中,我見到了伏羲、文王和周公。他們跟我談論國家興亡的大事,日月運行普照的道理,每種觀點都十分精闢絕妙。我還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是背誦文章罷了。」呂蒙夢中背《易經》這件事就在吳國傳開了。tvb now,tvbnow,bttvb8 r& [& F; v3 U+ r
楊堅夢斷左掌老僧解夢tvb now,tvbnow,bttvb' Z; G8 c4 n7 Q& h/ P1 J
隋文帝楊堅還沒有顯貴時,有一次坐船渡江,晚上就在船中留宿。當晚睡夢中,他夢到自己竟然失去了左手。楊堅醒來後,覺得這個夢很不吉利,心裡很厭惡。他上岸後,走到一座小草庵,草廬裡有一位道行很高的老和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J+ ]# {- |& o
楊堅不會解夢,他擔心夢兆不好,就詢問老僧,希望知道斷左手是什麼意思。老僧聽罷,站起來祝賀他說:「沒有左手,就是獨掌,意思是您當為天子,獨掌天下。」% I2 Q5 C' v: R8 y4 f; G3 V3 v( s
楊堅稱帝後,記起了此事,為報答老僧,他就在草廬處修建了寺院,稱為吉祥寺。
: \/ V/ A! q% y6 M+ ]tvb now,tvbnow,bttvb夢境超前預示光王即位www2.tvboxnow.com8 d, x, c7 S# |/ e
太子賓客尚書盧貞,他的侄兒當過僧人。唐朝會昌年間,武帝李炎滅佛,驅逐很多僧人還俗回家。盧貞的侄兒回家後,到光王李忱府擔任參軍一職。
- B: L4 K1 p8 S1 m( o3 W7 ]tvb now,tvbnow,bttvb有一天晚上,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當和尚時的師父來探訪他,問他現在何處?做些什麼事?盧貞的侄兒再三訴說,現在毀佛,佛門日趨沒落,他自己沒有皈依的去處,只好作官打發時間。7 N0 _2 r2 K) m& i
他在夢中真心期望能夠再次削髮為僧,以實現自己的志願。他邊哭邊說了很久,之後他又說:「如果我能按照自己的願望獻身佛法……」
* ` B" A' s$ ?5 ^( U公仔箱論壇話還沒有說完,忽然看見四周被一群士兵包圍了,接著看到千乘萬騎,日月旌旗,人們穿著織著錦繡的衣服,儀仗隊的護衛都很威武挺拔,就像皇帝的御駕駕到一樣,場面非常的氣派。護衛和隨從的士兵陣陣歡呼著,都說是來迎接光王。說著,他們整隊排列,依次進入光王府中。tvb now,tvbnow,bttvb3 Z7 F: y, l0 @ Q( H! i$ O3 E( w
盧貞的侄兒驚訝地看著,忽然從夢中驚醒,心魂不定,以致汗流浹背。過了好久他才回過神來,但他不敢把這個夢洩露出去。www2.tvboxnow.com: d: R. D Q' u# o, v3 ~6 V
不料幾天後,光王李忱就在光王府即位,是為唐宣宗。凡在光王府任職的屬僚,很多都被提拔到朝廷為官。盧貞的侄兒也在升遷之列。6 c/ T1 Q# o9 H9 o7 G1 N
唐宣宗曾拜黃檗禪師為師,一心禮待佛門。他即位後,所有被毀壞的寺院又從新得到修繕,佛門漸漸興盛了起來。tvb now,tvbnow,bttvb2 W% v! U9 F5 U+ {5 f3 \
參考資料:tvb now,tvbnow,bttvb" w; E( ~! |; L
1.《王子年拾遺記》公仔箱論壇 r0 l2 n5 T+ X3 Z6 J% `% z
2.《獨異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8 p I" M6 p/ @
3.《太平廣記》卷276、卷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