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科学家解开地球最毒植物刺痛之谜:新神经毒素作祟

  据外媒报道,昆士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已经解开了地球上最毒植物刺痛背后的秘密。这一之前未知的神经毒素的发现解释了澳大利亚刺状树是如何引起持续极长时间的剧痛的。澳大利亚以其种类繁多的有毒动物而闻名。从蜘蛛和蛇到蝎子和水母,这个国家因危险的野生动物而出名。
( Y( R1 S2 V, ^2 ?tvb now,tvbnow,bttvb6 H: b. |3 c! ?: n( b4 ?% G) W( R8 L" P
  “澳大利亚的一切都想杀了你”的说法已经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化梗。
& f* ?  }1 w  L) u+ k
: N& U2 P6 z3 V.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6 P  K) ]9 j+ _: D! @

) F* B; S$ T! @  B( v% h- G) b) _; V  不仅是动物,那里的植物也很危险。. Dendrocnide moroides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一,其通常被称为Gympie-Gympie刺树。这种植物的毒素虽然不太可能杀死你,但却有很多的故事描述了它的刺会引起多么可怕的疼痛。公仔箱論壇" Z* N& s& r; \: u& C( D" |

8 y* |! p2 L+ |+ n6 ]; h/ h公仔箱論壇  这种疼痛被许多人描述为你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疼痛。一位研究人员表示,被刺的感觉“就像同时被热酸灼烧和被电”。公仔箱論壇2 D$ {7 C' I* M5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R) [" u" E9 w& W" `1 P#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W% w1 u+ b& I. U
5 R0 E. K: h4 x$ w
  这项研究的论文共同作者Irina Vetter指出,这种巨大的刺树就像其他带刺的植物如荨麻覆盖着针状的附属物--毛状体,长约5毫米,虽然看起来像头发,但实际上当接触皮肤时就像皮下注射针头。' q1 r. W3 O5 W& A- n$ z7 y+ }

* I# D  n- n# r$ n: ]- D, @; ~  Jtvb now,tvbnow,bttvb  截止到目前,这种植物引起的疼痛对研究人员来说一直是个谜。用已知存在于植物中的小分子进行的实验未能复制出由刺痛引起的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很明显,一定是一种未被发现的神经毒素起了重要作用。0 s. Y" s1 V9 e
公仔箱論壇) S; s4 I/ z0 c' Q* A' s
  8 v( X+ E  r1 `

- k5 `* j7 z: p8 q"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现在,昆士兰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新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会导致疼痛的肽,这种肽对这种植物具有独特的神经毒性作用。这类新微蛋白质被命名为gympietides,来源于该种植物的本地名字--gympie。公仔箱論壇$ x) R1 P, P& Q0 A# h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R7 Z; Y. B1 n. U8 ^1 [
  Vetter指出:“尽管裸子植物源自植物,但它们跟蜘蛛和锥体蜗牛毒素在折叠成3D分子结构并针对相同的疼痛感受器的方式上很相似--这可能使Gympie-Gympie树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有毒’植物。”
% y" T  y, d! e. U" l& }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e# ?. X5 l( A) `4 s
  针对这种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gympietides似乎能永久性地改变感觉神经元中的钠通道。这被认为可以解释为什么被这种植物刺痛的人在最初的刺痛之后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反复感到疼痛。
; h) V4 |$ f6 N) M/ x9 k  G% C- Q" owww2.tvboxnow.comwww2.tvboxnow.com5 p' h3 h/ v7 J- H7 ]8 b& V) J* l
  “通过了解这种毒素的作用机理,我们希望能为那些被这种植物刺伤的人提供更好的治疗以减轻或消除疼痛,”Vetter补充道,“我们也有可能使用gympietides作为新的止痛疗法的支架。”tvb now,tvbnow,bttvb" v1 s6 I. [5 Z- a+ J) e5 \- u( y0 [
www2.tvboxnow.com7 i& h# d1 V8 F* c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