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荷馬史詩》真實性的謝里曼通過考古挖掘找到了特洛伊城,他相信,特洛伊是真實的,邁錫尼是真實的,同樣《荷馬史詩》中的克里特也應該是真實的。他晚年曾多次去克里特島上考察,但由於種種原因,他未能實現夙願。在謝里曼的啟發下,英國人伊文斯挖掘出了米諾斯迷宮,再現了輝煌的克里特文明。
幾千年來,克里特島一直籠罩在神話傳說的神秘面紗之下。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描述,克里特島位於深藍色大海的中央,富饒而美麗,有99座城市,由大神宙斯的好友米諾斯王統治。在古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是一個古老而富足,令人著迷而神往的地方。天神宙斯誕生在克里特島艾達山上的一個山洞裡,並與腓尼基國王的愛女歐羅芭在那裡度過了美好時光,生育了三個兒子,其中一位是米諾斯國王,統治著島上最為宏偉壯觀的克諾索斯城。
但是米諾斯統一了克里特島,成為島上最強大的國王之後,狂妄自大,不再對諸神頂禮膜拜。海神波賽東為了警告他,設法使他的王后與公牛私通,生下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斯既羞愧又恐懼,便請來能工巧匠戴達羅斯,修建了一座好進難出的迷宮,把牛怪囚禁在其中。這時,米諾斯的愛子安得洛勾斯在雅典參加奧運會時意外死去,米諾斯征服了雅典,命令雅典必須每隔九年向米諾斯進貢七對童男童女,供牛怪食用。二十六年後,雅典王子忒修斯挺身而出,決定到克里特島除掉怪物。忒修斯到達克里特後,美麗的米諾斯公主阿麗阿德涅對他一見鍾情,送給他一柄魔劍和一個線團。忒修斯把線頭繫於迷宮入口處,手提魔劍,一路放線團進入到迷宮深處,殺死了牛怪,然後循線團走出迷宮,與阿麗阿德涅一起逃離了克里特島。
後來,克里特國王伊多墨紐斯應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之邀參加了討伐特洛伊的戰爭。戰爭結束後,克里特艦隊在返鄉途中遭遇風暴,伊多墨紐斯向海神波賽東祈禱,海神出手相助,克里特人才免遭滅頂之災。伊多墨紐斯回到克里特後,海神對他的祭品不甚滿意,於是降下瘟疫,警告克里特人。伊多墨紐斯被迫離開家鄉,克里特島元氣大傷,再也沒能恢復昔日的輝煌。
長期以來,這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被認為是杜撰出來的童話,人們除了遐想外,很難把它同真實的歷史聯繫在一起。而且許多學者懷疑《荷馬史詩》的真實性,不相信克諾索斯城的存在,也不相信古希臘的神話中描述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然而,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發掘出了米諾斯王宮,一個古老的文明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而重現在世人面前。從此,神話不再是神話,傳說也不再是傳說。
亞瑟.伊文斯(1851—1941),英國考古學家,以發掘研究米諾斯文明而聞名於世。他生於英國赫特福德郡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曾祖父和父親都曾經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他本人也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歷史與文物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伊文斯在牛津大學和德國格廷根大學就讀時專攻近代史。1875年起任《曼徹斯特衛報》駐巴爾幹記者,長期在巴爾幹和希臘採訪旅遊。
1883年,伊文思夫婦前往雅典,拜訪謝里曼,成為人生的轉折點,此後他致力於希臘考古研究。1893年,他開始對謝里曼在邁錫尼發現的遺物進行認真的研究,他發現其中的石刻印章及銘文符號似乎與典型的「邁錫尼風格」相差甚遠,應該屬於更古老的文明。
1894年春,伊文思第一次踏上了克里特島,他走遍了全島,進行詳細的考察。他驚奇地發現,島上商店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古代彫刻印石,當地人把它們當作護身符,視如珍寶。伊文思還發現了一些宮廷與市鎮的遺蹟和遺物,他越來越堅信,克里特的地下埋藏著考古學上的重大秘密。
克里特島擺脫土耳其統治後,1900年3月,伊文斯開始發掘克法拉山頂的克諾索斯遺址——傳說中的米諾斯王宮。一個星期後,就發現了不少文物。伊文思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發現,引起了轟動。英國倫敦的《泰晤士報》評論道:「克諾索斯的發掘,在重要性上若不能說是超過,也至少不遜於施里曼的發現。」
伊文斯即以發掘、研究克諾索斯王宮為終身事業,並於1911年獲爵士稱號。此次發掘前後持續了31年,不僅發掘出一個規模宏大、構制複雜的王宮,還出土了大批精美的壁畫、工藝先進的陶器以及數量眾多的刻有字元的印章和泥版等。伊文斯發現的不僅僅是一座廢墟,而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這一發現將使古希臘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將近一千年,更重要的是,它也啟示了世人,古老的神話中其實包含著豐富而真實的歷史信息。
古希臘是歐洲古代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又稱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先驅。荷馬所描述的克里特已具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其文明因便利的交通和發達的貿易而得以發展。克里特遺址中出土了精美的陶器、彩色壁畫以及大量的青銅武器、金器和寶石彫刻,生動反映出克里特文明繁盛時期的盛況。同時,古希臘是一個敬畏神靈的時代,神靈主宰著人類的命運,引導著人類的文明發展。但是,由於人的貪婪、慾望、不敬神靈導致了戰爭與瘟疫的爆發,最後使克里特文明走向了衰敗。
我們在讚嘆古希臘文明輝煌的同時,不得不思考人類應該怎樣發展,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也許只有順應天意,敬畏生命與天意,才能使人類遠離災難與瘟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