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零八個月、60年代制水、食老鼠仔醫肚……102歲的崔祥口述親身經歷,在他旁邊的19歲醫科生朗澄,雖然未至於聞所未聞,但僅止於此。如果說三年一個gap,那麼二人足足有27個gap了,罅頓成鴻溝。二人本來互不相識,上年卻因為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朗澄決定為「這麼近那麼遠」的崔伯伯寫回憶錄。
朗澄指,起初是好奇心驅使她去報名的,「我是一個喜歡聆聽的人,大家分享故事是很難得的事,加上生活繁忙,就變得奢侈。」性格使然,亦是她80歲祖母帶來的領悟;不過與老人家相處,Dead air從來不是最大問題,「主要怕聽力與記性不好。我們的訪問為期四個星期,我有些怕他隔了一個星期,便忘記我上個星期探過他。」
崔祥的故事是典型老一代香港人的寫照。十多歲由從大陸走難到香港,為兩餐甚麼都做。100年人生,朗澄用數小時,最終壓縮成20多頁,量化了數字,活化了感受。崔伯伯說:「日治時期,周圍都好亂,怎會周圍去拍拖……吸引?都沒有所謂,那個時間……如果不好就不會做老婆啦,結婚都75年了。」講到底,回憶錄只是個引子。事隔半年多,二人又再見面,更多了些體會。「沒有所謂,開心不開心,年紀那麼大才有人訪問,當然開心些。」朗澄說:「愛身邊的人,未必一定要幫他們寫一本好好的書,與他們分享,甚至是分擔,我自己會覺得值得做。」
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
https://www.jcafc.hk/ch/
記者:湯珮然
攝影:周芝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