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復修換取時間 配合《香港2030+》
. z0 J+ k$ H! G2 twww2.tvboxnow.com2 s5 W e- H3 S; ~% t
市建局銳意探討能否透過轉移地積比率,來提升市區重建的效率,令重建潛力不足的舊樓透過復修改善居住環境。0 D( _9 ^: x9 d2 ^" }- D1 M, G0 O
; ~2 ~" L. x# B7 B: ~據了解,當局是意識到長遠解決市區老化問題,是需要大量土地供應配合,故希望能夠先復修市區部分樓宇,以換取最少數十年的時間,待《香港2030+》研究提出的長遠規劃用地供應到位之後,再視乎屆時需要決定是否清拆重建潛力不高的地段。
! X; @$ P' Y) `6 Y8 u; h4 E: L' Btvb now,tvbnow,bttvb% B- D. P! H4 L
根據《香港2030+》研究推算,香港三十年後樓齡七十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單位,將會達至三十二萬六千個。韋志成昨日在網誌指出,過去十五年市建局完成的重建項目,僅提供約八千個新住宅單位,而由於有重建價值的市區舊樓,過去十多年間大部分已被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市場上剩下來有重建價值的市區舊樓已經寥寥可數,市建局所承擔的項目亦多涉及數以億元計的虧蝕。tvb now,tvbnow,bttvb( Y0 I; ?4 c/ C# H. ^$ B/ o
" h! Q+ E/ B1 v+ p e7 U
他直言,香港市區的更新進度,已追不上舊區老化速度,亦擔心未來無足夠的時間及空間處理龐大的重建需求。
. x- {. X5 r,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x' V7 D8 v) |4 P; m
當局早前在公布《香港2030+》的研究結果時,亦曾重點提到長遠解決市區老化問題,是需要大量土地供應配合。
4 a. `+ g4 }* ~; F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 ~! L8 S8 a
文英樓為例 地積比少於10倍! p- k' w1 x) H/ B) r* T
' l+ {- s) }, m0 i6 m5 \, ~www2.tvboxnow.com消息人士以油麻地對出的文英樓為例:「現有樓宇的地積比率超過十倍,但根據分區計畫大綱圖,如日後需要重建,該處的地積比率卻只能在十倍以下,意味政府要預留額外一些土地解決安置問題,該類樓宇才有機會重建。」
7 c5 k5 y6 D3 O# ~. ]4 d8 a+ U3 O# }% Swww2.tvboxnow.com
5 Y# D( M$ K E* p. S7 n5 ywww2.tvboxnow.com據了解,市建局認為解決市區重建問題的其中一條「出路」,是讓一些日後被界定為重建潛力不高的地段,也能有被市建局或發展商收購的機會,將地段原有的剩餘地積比率轉移至同區其他地盤。
0 y/ K/ i! Y3 d7 {0 e; v6 Ktvb now,tvbnow,bttvb
9 Y9 X2 h E% f1 X. F公仔箱論壇消息人士說,只要替有關舊樓進行較為徹底的復修,可以最少延續數十年的壽命,料屆時《香港2030+》研究所提出的長遠土地供應已能到位,就可再視乎需要決定是否清拆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