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6-8-14 12:56 AM 編輯
) n* n1 F+ G8 E9 j2 S! }
- Z! r" n+ s# I$ P5 W2 f; z中大研究﹕雙職家長較傾向食物利誘子女 零食止扭計孩子長大易成癮
/ V7 ^/ R2 Q% awww2.tvboxnow.com. ~: Z3 p, J3 ]+ z7 L% n$ q$ ]
6 G* c9 C g/ G6 g9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8 m0 P8 d. m! ^- M. B! U
公仔箱論壇) |* U9 D4 l( c) m. j* |
tvb now,tvbnow,bttvb! h1 \+ S. T" G/ ~4 f2 `3 |
零食有時被家長視為給孩子的「止哭妙藥」,中大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訪問了逾3000名幼稚園學童的家長,發現雙職家長較傾向按孩子的情緒及行為餵食,例如子女「扭計」便讓他們吃糖果。專家說孩子自小以零食獲取快樂,長大後亦會倚賴零食作撫慰,長遠來說不健康。
7 k% h4 ]6 r7 g9 Nwww2.tvboxnow.com tvb now,tvbnow,bttvb7 k- k- C' J, Y
研究透過問卷訪問27所幼稚園3742名育有2至7歲幼童的家長,結果刊登於醫學期刊Journal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研究發現子女較年幼或家長屬雙職,較大傾向「按情緒餵食(Emotionalfeeding)」及「按行為餵食(Instrumentalfeedin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R8 S& L! ]' t/ x D
z+ \4 W# m2 Y; k6 ]3 u倡鼓勵及規律餵食父母主導
& G. W5 e' x1 e1 l5 I, |1 l5 @3 Y公仔箱論壇 www2.tvboxnow.com, d, e/ K+ @1 Y/ o& _. ^; C
「按情緒餵食」指家長為紓解子女情緒,而主動給幼童食物,由孩子主導;「按行為餵食」則是以食物利誘,令孩子達到父母目的,如「乖些」、「靜些」,採取上述方法的父母都較易選擇糖果、炸物、即食小吃等餵食,易令小孩自小愛上零食,若不加以控制,會讓幼童建立不正確飲食觀念,可致過胖,增患心臟病及糖尿病風險。
+ U+ I8 c' z4 m; N# ?( O, J+ V公仔箱論壇
: y4 }4 f- T, P; y反之,較可取的方法如「以鼓勵餵食(Promoting and encouragement to eat)」及「有規律餵食(Controlover eating)」,即父母為主導者,鼓勵孩子享受進食及決定孩子是否應該吃某食物,都傾向選用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www2.tvboxnow.com$ G1 I x3 B6 O1 ?% E! F
' u3 ]$ x6 }8 z; m0 c
零食搶正餐份額不利發育
- C0 I* X( p% G( x! G$ I# u6 ~www2.tvboxnow.com 9 `8 @2 o; k/ |2 E: _1 m
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臨牀教授李大拔表示,不建議家長以不健康的零食餵孩子,因3至6歲幼童需要多種營養發育,「餵了薯片,食飽了,便不能吃正餐」,佔據攝取營養價值高食物的份額。
! E6 s9 m3 I& g6 W7 L3 Uwww2.tvboxnow.co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5 L7 r" s7 {8 D7 p$ o$ z
李大拔又指出,幼童每天大約需要300分鐘活動量,「5小時看似很多,但只要非只坐不動,如行商場也算是活動」,若孩子常喝汽水,「一罐要做活動多30分鐘才抵消,倒不如限制攝取」,但他認為一周一罐則問題不大。3 L$ e5 _2 r% q
) I8 F/ }/ t P'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長大靠零食慰藉長遠不健康
" R# h! C" h, L# Wtvb now,tvbnow,bttvb
2 g# F' {8 ?0 G7 o5 S公仔箱論壇李又指出,如孩子習慣了「一不開心便可以吃零食」,或「做了父母要求便可以食」,因獎勵較懲罰有效,令幼童習慣箇中快樂感,「一有事便吃,大個覺得悶、傷心,便自己吃薯片、朱古力」,長遠來說並非健康。
+ @* d& i' L. Y0 p1 o*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1 ]9 }5 d# a, Xtvb now,tvbnow,bttvb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亦不贊同以零食分散孩子注意力,因容易成為習慣,「若經常用糖或平板電腦處理,會讓他們知道可以用『扭』的方法得到,變成招數」。她提醒家長,要想清楚「給還是不給子女吃」,勿因為子女發脾氣而給;若最後無法不給零食,也要賦予理由,如「因為你自己抹眼淚」或「你靜了一會兒」,增加正面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