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睇症科網化 有病問過Google先?

誰是Dr Google?科網龍頭Google踩入醫療界,近來找了一班醫生專家,加強其網絡問症服務。此舉既因網上不盡不實資訊多,但更跟其他科企如IBM一樣,看準未來龐大的網絡醫療市場。
1 Q6 O, p5 ^) D! ]www2.tvboxnow.com頭暈身熱,部分人會聽從民間偏方,但來到新科技年代,更多人先問Google大神,輸入病徵關鍵字搜尋,看看是否嚴重、能否吃點成藥就算數。這種趨勢愈見普遍,現時Google每年數以兆計的搜尋紀錄之中,5%就與健康有關,1%是對病徵的搜尋,數目已是數以百億計。* a3 U  j9 |7 [- \. N) ^- k
夥哈佛專家 推出「病徵搜尋」公仔箱論壇! V& G' B5 k4 F8 t  x
且連Google自己,也有意加強「網上醫生」角色。今年6月宣布,與一班哈佛醫療專家合作,在Google的手機App搜尋服務中,推出「病徵搜尋」,用戶搜尋自己的病痛徵狀,不但就有相關病徵的詳細描述、可能病症,又會提供初步處理方法等。現時先在美國試行。+ Z$ N* `4 T+ F% K9 @: l4 `8 Z. q
例如搜尋「頭痛」,會列出如何自行治療、甚麼程度需看醫生等資訊,若然搜尋字眼詳細一點,如「偏頭痛」,又會列出一系列可能相關的疾病,供用家參考。www2.tvboxnow.com! d0 `4 U* x* @0 s/ r8 r# c5 M
Google與專家合作,推出自家醫療資訊,不難想到,與現行網上又多又雜的醫療資訊有關,網絡資訊一籮籮,但可信度參差,縱使部分有用,但部分無用又誤導,隨時害人耽誤診治。公仔箱論壇: D! }/ ?# W3 S* s
正如早前內地發生的「魏則西案」,也與病人誤信搜尋器顯示的資訊有關。Google此舉固是想撥亂反正,以良幣驅逐劣幣,且還可趁此鞏固自己的公信力,以圖在一眾的搜尋引擎之中繼續領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1 n! q- G/ k2 P7 @5 N
不過,在此公關背後,Google眼中所看到的,其實還有醫療科網化的新趨勢,看準當中龐大的潛在利潤。這個科網醫療大市場,不單Google在拼,多間科網巨企如美國IBM、內地阿里巴巴等,一早也是虎視眈眈。tvb now,tvbnow,bttvb. b0 F6 W9 Q. {' o. D6 @5 j2 c! h' O
這個科網化趨勢,既有是由電腦協助診症,如IBM近年一直落重本開發的超級人工智能電腦Watson,其中一個主攻範疇正是醫療,研究如何用電腦診症、提供治療方法,又可透過分析用戶的DNA,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等;另一趨勢則是把看醫生網上化,如阿里巴巴近年不斷推網絡醫院,提供視像看診等(見表)。
: m2 o2 Y  S; ?) E- F2 |* A9 J公仔箱論壇糾正誤診個案 減成本工作量
  F& J5 ^- @/ o5 k/ f& D) ]公仔箱論壇巨企投資看診科網化,其一固因電腦有優勢,人的記憶有限,但電腦可儲存無窮資料,而今時今日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已足夠掌握極龐大的病歷和醫療數據,然後作出準確診斷。" Y+ p; A: T( M, [1 B/ P0 {3 n# i
日本東京大學日前一份報告,就指一名日本女病人本被醫生診斷為血癌,惟接受治療後卻惡化,轉而找來IBM的超級電腦Watson,先分析她的基因變化,然後在10分鐘內,比對2,000萬份醫學研究,並得出結論,她患的不是血癌,而是另一種罕見白血病,甚至建議救命的治療方法。
; N9 V' O3 L: `再者診症科網化,尚可有降低成本的優點。每名醫生可看的病人數目有限,若有人工智能系統分擔,可全天候服務全球,縱未能取代醫生,但只要協助部分工作,也可大大減輕工作量與成本。tvb now,tvbnow,bttvb3 S& R1 S& _. u# ?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人人愈趨長命,但長命不一定代表健康,反而可能是更長期的病痛,有關的醫療需求,自然大增,此市場又怎會不膨脹?當科網紛紛投資,發展成熟後,隨時顛覆傳統醫療市場。英國《每日電訊報》形容,Google推「病徵搜尋」等,將是對普通科醫生的挑戰。
% e/ U" s1 @( D. t" R3 G$ q公仔箱論壇其實,無論數據多齊備,向電腦提供病徵資料換醫療建議,與向醫生主動問診,仍有相當距離,若是較複雜的病症,電腦分析之後,不少仍須醫生作出專業判斷。但在可見的將來,小病小痛,人們真的每次都看醫生?Dr Google,正在改變現行醫療市場的面貌。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