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研究顯示,被餵母乳6個月以上的幼童較少出現哨牙,而且「齒弓」較闊有利牙齒生長,再一步肯定母乳餵哺對幼童牙齒的好處。
) X- k# C5 |: B% J$ }$ p4 t8 f
8 \+ G. ]/ ], o0 f- f# `. U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 a2 U+ j% {. X' A- Y4 M
港大牙醫學院矯齒學團隊以問卷調查851名2至5歲亞洲幼童的家長,了解其餵哺習慣, 根據幼童被哺乳的習慣歸納分成3組,分別為餵哺母乳6個月以上、餵哺母乳少於或等於6個月及從未餵哺母乳。接着由牙醫為幼童檢查牙齒、收集牙齒排列及咬合狀況等資料,結果顯示餵哺母乳6個月以上的幼童出現哨牙的比率均低於另外兩組幼童。哨牙問題在從未餵哺母乳一組幼兒中尤其偏高。研究團隊亦分析了參與者的齒弓闊度,發現餵哺母乳6個月以上的幼童,比另外兩類幼童有更闊大的齒弓,至於以母乳餵哺少於或等於6個月的幼童,亦比從未以母乳餵哺者,有更闊大的齒弓。齒弓的量度方法為量度上頜一對犬齒及一對第二臼齒的距離,齒弓較大會容許牙齒有足夠空間長出,減少出現擠擁及咬合不齊的情況。/ ?$ K" T- c6 _, Q m
; s' |( t2 E! m& L; z$ y
那母乳餵哺怎麼影響幼童的牙齒發育?其實面部生長和發育並不是全由先天決定,功能性刺激如呼吸、吞嚥、咀嚼、吮吸等都會對顱面部發育有影響。而我們已經知道母乳餵養(俗稱埋身餵)與奶瓶餵養的吮吸機制其實有所不同,而這些分別便可能對嬰兒將來的頜面發展產生影響,有機會增加發生錯合畸形的機會。有研究利用肌電圖發現,與以奶瓶餵養的嬰兒相比,純母乳餵養的嬰兒發生肌肉紊亂的可能性減少,而肌肉紊亂可能令嬰兒未來發生錯合畸形。另外,兩個分別於芬蘭及巴西進行的研究都不約而同地顯示,有較長時間接受母乳餵養的兒童有後牙反合的情況較低。另外,母乳中的抗體亦可抑制引致蛀牙的細菌生長。! s% s7 g5 X: b( M
公仔箱論壇! [) V7 R7 M6 _0 w; c$ R
那麼餵母乳需要維持多久?根據美國兒童醫學會的建議,頭6個月應以純母乳餵養,約6個月後便應適當補充輔食,並繼續堅持母乳餵養至少一年。
9 U: B6 d; F4 i+ V. Uwww2.tvboxno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