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術(CPR)不再強調口對口!許多人對心肺復甦術最大障礙,就是必須使用嘴巴人工呼吸,由於動作非常親密,讓人駐足不前錯過黃金急救時間,目前多數專家建議,只需正確壓胸就能拯救生命。
+ R" J, E8 ?# V7 Y.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9 U4 w& H1 j%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澳洲廣播公司報導,心肺復甦術最主要目的,是盡量讓血液保持循環,讓大腦能夠獲得氧氣,肺部交換氣體並非主要目標,如果因口對口讓施救者排斥,反而因小失大降低心肺復甦術意願,腦細胞很可能在短時間內開始死亡。
! c/ G" D% p8 [9 u; B f7 }www2.tvboxnow.com4 ?: v$ j( {' p0 T0 ^8 H/ D* w
多數急救指引已經更改心肺復甦術過程,不再強調人工呼吸,而是希望施救者能正確壓胸保持血液循環,但大部分民眾可能都不知道,一旦心臟停止沒有立即壓胸,每1分鐘死亡率就增加10%,等到救護人員到場為時已晚。公仔箱論壇) U$ O; |( \) {
* I1 i6 U7 b* L1 X; X
澳洲心肺復甦術委員會主席Middleton表示,大腦缺氧3分鐘就會受損,10分鐘就會讓人死亡,但救護人員抵達恐怕都要8至10分鐘,立即壓胸維持血液循環非常重要,能夠避免腦部缺氧提高急救效能,再由救護人員接手搶救。9 Y& q' H6 s& A. m; @8 q
/ Z7 Y/ N6 C9 pMiddleton強調,正確心肺復甦術基礎訓練,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完成,有時會比傻瓜電擊器(AED)設置有效率,每一個人都應該完成訓練,當作刷牙一樣的基礎動作,就能夠馬上應付緊急救助,挽救許多生命。
+ T7 D- c% ?" a3 M) p6 {' d! u% S* u0 @3 A
國內外研究發現,約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病人在發作時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如果加上到院前死亡的人數,比例可能高達六成。根據統計,有六成的男性,近五成的女性第一次發生心血管問題時就是以心肌梗塞甚至是猝死來表現。
. s, E( d9 d- lwww2.tvboxnow.comwww2.tvboxnow.com0 ^$ r1 j _6 b4 N) y9 k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發生急性胸痛時要立刻休息,若無法完全改善就要服用硝化甘油舌下含片,5分鐘後沒有效果,可以立刻再含第二顆,若症狀仍未緩解,就應該立即就醫。
0 g: K( d4 V( F0 L o公仔箱論壇0 x; {4 ~; Q% a6 M, _: e. t7 |
「急性心肌梗塞」是血管內硬化斑塊剝落塞住後端血管,血流停滯引起血栓,最終使得血管完全阻塞,心肌因為缺氧而壞死。短時間內導致心臟收縮力快速下降,休克,產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甚至猝死。! x5 Z" s( X9 ^( S" U3 ]
# \0 p$ k% O. e# z到急診時,醫師要立即診斷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包括心電圖跟抽血檢查。要避免心肌梗塞可怕的併發症,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搶救打通血管的黃金時間。公仔箱論壇* `$ z# X" T! ^$ i2 I
% {. t, v8 [% ]+ G( m/ Vtvb now,tvbnow,bttvb打通血管的方式包括血栓溶解劑或是心導管打通阻塞的血管。在台灣醫療方便區域多建議以快速又效果確實的心導管手術作為第一線治療方式。越早打通血管越能下降死亡率、改善預後。胸痛發生的12小時內是搶救的黃金期。目前心肌梗塞病患到院後的處置準則是從醫院急診室門口起算到打通血管,希望在90分鐘內達成。tvb now,tvbnow,bttvb3 }, L) B) [) a% Q z9 Y
www2.tvboxnow.com1 y9 y! j/ L1 d& z8 G- k& E
心肌梗塞的預防需從根本的危險因子及早防治,一旦有心絞痛便應至醫院診治並規則就醫;若發生劇烈的心絞痛更應立即前往急診就醫,必須把握打通血管,搶救心臟的黃金時機。
1 U1 T2 ~4 `' B( y9 T# b$ r) M公仔箱論壇
3 ?& f% k. W* P(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D/ D& G7 l% ?5 Z!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o6 A7 X% `) T: z
# P \. A- _2 u; r- ?
1 K5 U1 F9 R Q.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O* z9 O% p( p @8 P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