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v! e- c' g, ~
. s5 q( ]6 j; [# T& }) C' I駕駛開車時最怕打瞌睡,如果有套系統可以監測,在駕駛快打瞌睡時發出聲響,那應該可以發揮不少功能。交大研發出的「無線腦機介面」Mindo,不僅可透過腦波操控遊戲,也可藉由判斷腦波阿爾發波的能量高低,對即將睡著的駕駛發出警訊。
3 E3 E' H+ b( o$ @) qtvb now,tvbnow,bttvb% l' l* ^- \/ k5 H$ f5 U
tvb now,tvbnow,bttvb( N( A0 |$ v6 b0 d4 B
國立交通大學教務長暨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進燈帶領的腦科學研究團隊,費時7年多才開發完成的無線腦機介面Mindo「脈得多」,取名Mindo,指的就是「能解讀人類內心思考時的認知狀態與行為」。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副執行長陳世安表示,這套系統具有各種先進技術,包括克服頭髮干擾的腦波量測乾式電極、微小化生理訊號傳輸晶片、即時嵌入式系統與智慧型腦訊號分析技術,可直接使用並探討人類在各種視覺、聽覺及動感刺激下的神經訊號反應,並省去傳統濕式電極所需的皮膚準備過程。「Mindo脈得多」外型和一般頭戴式耳機類似,而且輕、薄、短、小,交大已開發出3款機型,分別可量測2通道、4通道的前額腦波,以及16通道的全頭腦波,可用來分析使用者的生理狀態和專心程度。因此,「Mindo脈得多」可藉由偵測人體腦波阿爾發波的能量高低,判定駕駛是否正在打瞌睡,再透過智慧型手機Android平台的語音系統發出警示,打瞌睡的駕駛「吵」醒。這套系統也可應用在改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睡眠品質監測上。
4 F4 @; e' V8 |& \2 G3 q# C, Bwww2.tvboxnow.com
2 m# |6 F- g0 \0 E# C: Y- I3 Q2 H+ D4 C, M
(2011-09-23 17:48:24 林宜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