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欲漲水價,無人報名聽證》,這是昨天《羊城晚報》的一則新聞。據報道,有參加過聽證會的市民稱看透了“走過場”,有關部門則稱當地消費者民主素質有待提高。聽證會本來是出于維護民眾利益而設計的,如今民眾卻自動放棄這個權利,如此尷尬令人不禁對社會事務的民主決策感到不安。 R) Z: m; E3 e
就聽證會的普遍結局來看,基本上符合人們“逢聽必漲”的體驗,這個體驗已經成為國內許多大小城市的一種共性。許多熱心公民希望通過聽證會來訴苦甚至抵消漲價計劃,可一旦身處其中,就成了被說服的對象。一方面聽證代表中摻雜著為數龐大的利益集團代表,從不同角度來聲援漲價;另一方面,真正的市民代表面對強勢,處于有道義、無數據的被動局面。本來要反對漲價的人,結果被裹挾進去討論應該漲多少。tvb now,tvbnow,bttvb/ Q2 c$ r1 ?, C' v0 y
按照聽證會的設置,只要不非常明確反對方案的,就會被統計納入同意的范圍,結果常常出現大多數同意漲價的離奇結果。聽證結果再上呈市政府,然後政府又會通過一番拖延淡化,方案的一番調整,待到民眾基本消氣之後就推出漲價方案。如此嫻熟的操作在各地已經成為操控民意,又符合程序的慣例做法。因此,這次東莞說將委托消費者組織或其他群眾組織推薦產生,目的還是為了讓程序走得正當,只要走了程序,那就沒有歷史責任了。
- a k* r9 x% b 令人不安的是,聽證會這種貌似民主的制度如今是備受詬病而未見根本性改革,但是有關部門卻說消費者素質有待提高。這就像皇帝明明在裸體而行,虛假又無聊,卻批評百姓審美素質不高一樣。其實,面對殘缺的民主決策制度,民眾選擇放棄權利,這是一種投降,投降的下一步就是等待漲價的宰割。寧願讓步,也不願意參與,這恰恰表明此類聽證會已經沒有任何欣賞和參與的魅力,又怎能責怪沒有觀眾呢?本來是受害者的消費者,如果還要參與推動漲價,這才是一種無知的低素質。1 _6 g+ a/ Z+ V; c( w2 x% p
民眾素質不高,這樣的說辭,流露出行政部門拒絕民主決策的常見態度。精英們宣稱公民需要具備很高的素質,才能參與民主事務,這是貽笑大方的。如果一場民主投票是對每個人有切身利益的,且真的能通過投票來改變現狀的,那麼誰都會去參與,簽個名、舉個手,這在農村都是很常見的事情。聽證會的尷尬,是時候撥亂反正,回到民主決策的原點了。(耀 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