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下藥前對症 須識病者心

以運動為例,近年有關運動心理學理論之驗證,很多採用了「跨理論模式」,把人行為的轉變分為五個改變階段。醫生如能對處於不同階段的人作出針對性的輔導,或許能更有效改變他的健康行為。「跨理論模式」的首個改變階段是「前思索期」,在這階段的人覺得自己與運動無關,不認為有做運動的需要。輔導的重點應放在引發他對做運動的關注。若對他「直斥其非」,可能會使他感到抗拒。
% E/ v# L  j' z% h" s0 {公仔箱論壇當他開始猶豫是否應改變現狀時,便是處於「思索期」。這時候可以同理心了解他對做運動的想法,鼓勵他體會做運動的重要性。www2.tvboxnow.com! G+ ]# b9 p- K/ s5 c  ^7 g: \* l
病人一旦訂下恒常運動的大計,便到達了「預備期」。在這時候,醫生應盡可能給予技術上的協助,讓他落實執行健康習慣(即進入「行動期」),並賦予他更大的信心和能力去把改變堅持下去(「維持期」)。
, N! h# s* |# ]7 k對於在「行動期」和「維持期」階段的人,醫生可表現出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以防止他慢慢放棄所擁有的健康習慣。只要懂得對症下藥,「改變別人行為」這門藝術工作也能進行得事半功倍呢!
8 C2 D/ W' R: l5 ~公仔箱論壇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譚國昌醫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