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宗礦難,已有34人遇難,仍有9人被困井下。tvb now,tvbnow,bttvb% ^0 K- [4 n& Y) {
這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礦難。肇事的私莊煤礦,由于煤與瓦斯突出隱患嚴重,于去年11月已被雲南煤監局責令停產整頓並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今年4月,曲靖市煤監局再次對該礦做出停產整頓令。但是,層層禁令無法抑止利益的衝動。
* N" x) K# y/ D& G 公眾已見多了人為的礦難,再去亡羊補牢式地總結一次次具體的礦難中,有多少地方沒有執行到位,似乎失去了意義,但師宗礦難中,有個耐人尋味的細節:事發當天,煤礦值班領導沒有帶班下井,事發後卻“到位”匆忙下井,偽裝井下逃生的假象。
# Q9 S4 F) y# v9 U+ i公仔箱論壇 礦領導的這一“反常”舉動,其實不難理解。在去年安監總局公布的《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中明確規定,煤礦領導必須帶班下井。否則,一旦發生事故,最高可處煤礦500萬元罰款,而且可能面臨著煤礦被關閉、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礦長等嚴重後果。
; ~: P. z: r; f( ?, t 這一規定是基于若幹次礦難之後總結的經驗。礦領導帶班下井,既便于礦領導及時動態地了解井下的情況,也便于突發情況時及時處置。
; I+ N- P' u' ctvb now,tvbnow,bttvb 礦難發生時,領導下井“逃生”的第一反應表明,他們對制度其實並非沒有畏懼。說不畏懼,是因為缺少監管,或者監管不到位。師宗煤礦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監管不到位”。監管不到位,那麼,礦領導不到位也就順理成章。但是,領導們也清楚,一旦出了事故,就會“動真格”。而如果動了真格,他們對制度其實還是怕的。
2 t3 t6 K9 H" X& b1 C 以對礦領導帶班下井的問題為例,地方政府要想動真格並不難。比如,安監局明確規定,煤礦帶班下井領導姓名、月度帶班下井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均需公示,任何人均有權進行監督和舉報。如果地方主管部門監查到位,並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對每一個舉報認真調查處理,相信礦工們從維護自身安全的角度著想,也會成為這一制度的義務監督員的。公仔箱論壇7 O9 u9 T, d& j, Y8 ?
動真格,還需“認真”兩個字。從細節入手,持每犯必究的決心。問題在于,主管部門為什麼不肯動真格?如果在雲南煤監局第一次出了停產整頓的通知之後,師宗地方政府就動真格,也許就不會有這次礦難。遺憾的是,悲劇從來沒有“如果”。(劉志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