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昆蟲也有光合作用?! 法國研究:從光線中獲取能量


在人們印象中,光合作用總是與植物聯繫在一起,但英國期刊《科學報導》登載的一份報告說,法國研究人員發現蚜蟲或許也能從光線中獲取能量,這是首次有證據顯示昆蟲體內可能也存在光合作用。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在人們印象中,光合作用總是與植物聯繫在一起,但英國期刊《科學報導》登載的一份報告說,法國研究人員發現蚜蟲或許也能從光線中獲取能量,這是首次有證據顯示昆蟲體內可能也存在光合作用。



根據科技日報報導,此前有研究發現,蚜蟲是已知唯一能自己合成類胡蘿蔔素的動物。植物的類胡蘿蔔素會像葉綠素那樣進行光合作用,在動物體內則有幫助調節免疫系統等勁能,但蚜蟲以外的其他動物需從食物中獲取類胡蘿蔔素。



由於類胡蘿蔔素是一種色素,所以蚜蟲體內類胡蘿蔔素含量的多少可以改變其外表顏色。根據生存環境的不同,蚜蟲外表有多種顏色,其中綠色蚜蟲體內的類胡蘿蔔素含量最多,橙色蚜蟲體內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中等,而白色蚜蟲體內幾乎不含類胡蘿蔔素。



研究人員觀察發現,在有光線的情況下,與白色蚜蟲相比,綠色蚜蟲體內三磷酸腺甘的含量要高得多。三磷酸腺甘是一種可以儲存和傳遞能量的分子。研究人員還發現,橙色蚜蟲體內生成的三磷酸腺甘在有光環境中會增多,在黑暗環境下會降低。



研究人員提純了蚜蟲體內的類胡蘿蔔素,確認它具有吸收光能量的功能。綜合這些線索,研究人員認為蚜蟲或許也能進行光合作用,直接從光線中獲取能量。



但研究人員也承認,目前的新發現只是提出了一種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蚜蟲究竟是否能進行光合作用,如能確認將是對光合作用所適用範圍的重要突破。
1

評分次數

  • vandas

謝謝你的分享, 很有趣的事. 這些昆蟲他們在黑暗中發光嗎? 外觀看起來像它可以發光.紅色的眼睛.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如果可以的话,那这种昆虫不就只需要阳光和水分就能生存了
1

評分次數

  • vandas

感謝分享,值得推薦的新知識,讚!

另外,colourbeast有問到:他們在黑暗中發光嗎?
抱歉,牠們不會發光,主要天敵是瓢蟲;
有機會找一找蔷薇科植物〈如玫瑰〉就可發現。
1

評分次數

  • vandas

昆蟲也行光合作用來為自己製造能量,那這樣可以不吃東西嗎???
多謝樓主與四樓無私的分享!!!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回覆k8813849:那這樣可以不吃東西嗎???
蚜蟲還是需要進食的。
牠們利用針狀口器吸食植物的嫩莖汁液,然後由尾端排出甘液餵養幼蟲。
有趣的事,螞蟻遇到蚜蟲時,會用觸角敲打蚜蟲尾部,
同樣的,蚜蟲也會排出甘液給螞蟻吃,因此,螞蟻會保護蚜蟲。
1

評分次數

  • vandas

感謝 tonbo93 幫忙解答會員的疑問 及 有關螞蟻、蚜蟲的分享.

對於 "光合作用" 一詞個人倒有些疑惑.

人類也通過曬太陽來吸收維他命D, 文章所表達的訊息似是說蚜蟲這些低等生物並不借助陽光、光線吸取能量.

除了深海生物, 其他生物是否應該也會藉陽光來攝取能量.
說到這個,讓我想到,有些人可以不用吃飯,靠著吸取一些太陽光來維生。
可以查查【食氣者】,其中有一位是英國的健美先生。
人身還有許多的奧秘未為發覺。

昆蟲也要光合作用

蚜蟲在生物學研究中是非常奇特的:它們能夠通過懷孕出生而且雄性有時候沒有嘴巴,這就導致它們在交配後不久就會死去。發表於本週的研究為它們的反常現象增加了新的內容,研究中稱它們也可以捕獲陽光而且把這些能量用於新陳代新。
蚜蟲在動物中是非常獨特的,它們能夠合成名為類胡蘿蔔素的色素。許多生物都依靠這些色素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比如說保持一個健康的免疫系統和製造某些維他命,其它的動物則必須通過它們的飲食獲得維他命。法國索菲亞科技園的昆蟲學者阿蘭-羅比臣和他的同事聲稱,蚜蟲中的這些色素能夠從太陽中吸收能量並且把它傳遞到進行能量製造的細胞結構中。儘管這在動物 中是史無前例的,這種才能在其它的王國中是比較普遍的。植物、藻類以及特定的真菌和細菌,還有合成類胡蘿蔔素,而且在所有的這些生物體中這種色素都構成了光合作用結構的一部分。自製收割機從2010年的線索中他們發現在蚜蟲中的高水平類胡蘿蔔素都是自產的,羅比臣和他的團隊著手調查為什麼這種昆蟲製造出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珍貴化學物質。類胡蘿蔔素控制著蚜蟲的顏色,而且蚜蟲的顏色決定了能夠觀察到它的捕食者種類。羅比臣實驗室中的蚜蟲顏色受到周圍環境條件的影響,寒冷環境下出現綠色蚜蟲、最適宜的條件下出現橙色蚜蟲,而白色蚜蟲是在種群數量巨大而且面臨資源限制的時候出現。當研究人員測量蚜蟲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時,結果是非常驚人的。ATP是所有生命中能量傳遞的“貨幣”。綠色蚜蟲含有高水平的類胡蘿蔔素,明顯比白色蚜蟲產生更多的ATP,白色蚜蟲中幾乎缺乏這些色素。此外當含有中等水平類胡蘿蔔素的橙色蚜蟲被放置在燈光下時,ATP產量會增加,而且當它被移動到黑暗的地方時就會下降。研究人員繼續碾碎了橙色的蚜蟲並且提純了它們的類胡蘿蔔素,展示了正是這些提取物能夠吸收光線並且傳遞這種能量。索菲亞研究所的另一位昆蟲學家也是論文的作者之一Maria Capovilla強調,在科學家能夠確定蚜蟲真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之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是這些發現當然拋出了那種可能。胡蘿蔔素分子在動物 體內的排列方式進一步證實了那種假設。這種色素在昆蟲的表皮下0至40微米的的位置形成一層,這就使它們處於一個捕捉太陽光線的完美位置。耶魯大學的一位昆蟲遺傳學者南希-莫蘭最初發現了蚜蟲擁有類胡蘿蔔素的製造基因,她指出仍有許多未解的謎團。 她說到:“能源製造似乎至少是蚜蟲的一個問題,它們的飲食含有過度的糖分,而且大部分糖分它們都無法使用。”而這就帶來了為什麼蚜蟲需要進行光合作用的問題。但是Capovilla推測一種電池一樣的備份或許幫助它們應對環境壓力,比如說當它們遷往一株新的宿主植物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