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勢力分布重組,政治生態有變

剛結束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政治指標。重要是指這是一個分水嶺,在北京強力的催促下,香港的一國兩制還剩下多少;關鍵是說這又是一個沸騰點,在鬧哄哄的反洗腦運動之中,香港人的反抗能力又有多強,因此要注意的是,選舉中的投票取向,與選舉後的勢力分布,兩者都是兩個政治指標,道出一種政治生態的變化。多年以來,北京是很想將香港人的思想赤化,赤化以後,便不再拒共了。不過,這次赤化的方法,是藉推行國民教育,從最無知的小學生開始;不過,這次發動反洗腦運動的,卻是最無組織力的家長會,以至最無實力的中學生,自稱為學民思潮,居然在政府總部廣場,集結了10萬以上的支持者,包括教師、學者,以至民運元老,以抗爭、絕食的方式,要求撤銷國民教育,一直維持了十多天。直至立法會選舉前夕,特首梁振英為了怕影響選情,作出讓步,不算撤銷,但推行與否,由學校決定。究竟稍微讓步,對親北京陣營有沒有幫助,不會撤銷,又有沒有刺激支持泛民各派的選票?是有幫助,因為親北京陣營的選票並無減少,是有刺激,但刺激的只是泛民中某一部分的選票,造成勢力分布的重組,同時亦出現政治生態的變化。沸騰點的過後,是異常的反應,在香港的政治上,亦形成一個分水嶺。泛民派自兩年前的五區公投中,已開始分裂為溫和派與激烈派,相對而言,建制派背後有代表北京勢力位處西環的中聯辦支持,選前的統戰,造勢兼造謠,選時的放錢、配票,動員做到十足,本來泛民派與建制派的票源是六對四之比,假若兩者接近,已經達標。不意經反洗腦一役,多了約30萬選民出來投票,投票人數達183萬,破回歸以來的紀錄,假若這30萬票投給泛民,泛民豈非大勝?結果只是慘勝,且是大倒退,上屆直選的30席中取得19席,這次35席中只取得18席,和近57%的得票率不成比例。功能組別雖然由4席增加至6席,再加超級區議會的3席,加起來才不過27席,僅超過關鍵性具否決權的24席,和建制派的43席,更不成比例,究竟原因何在?是中聯辦(俗稱西環)的配搭得宜,配套發揮,配票成功。假若不是有反洗腦運動,建制派的總票數,應與泛民派的接近,如是只是拉近,大約是56對44,亦勉強說是達標,是泛民派的分裂,然後互鬥,是社會風氣的轉變,趨向過激,這多出的30萬票,不是投向溫和的民主黨,民主黨反而有票源流失。溫和的民主黨,這次流失了10萬票,過激的社民連加上人民力量,反而多出10萬票。在五區中的新界東、九龍西與九龍東的選區,民主黨還輸給社民連加人民力量,且在新界西全敗,五區加起來,民主黨的總票數只是對方的94%,民主黨本屆比上屆少了40%選票,反而偏離溫和的公民黨,票數增加了42%,至於有台灣背景、新界西的麥業成,只得2896票,是台灣勢力消退了嗎?親北京的民建聯,變成大贏家,取得13席,工聯會亦有6席,與公民黨,及曾是最大黨的民主黨一起變成第二大黨。民主勢力已消退,西環可以硬起來。不過泛民中的過激派,卻浮上來,一場勢力不均等,但聲勢不示弱的政治角力,會在香港上演,為一國兩制添色彩。
; S+ i+ e. N6 n6 ntvb now,tvbnow,bttvb
' `5 J9 N# ~3 l2 S4 z
4 ]6 {& Y" u3 ^" F  e. E公仔箱論壇
" C& Y6 U! Z6 e1 n4 o世界日報社論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