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失去芳香,玫瑰還叫玫瑰嗎?

「玫瑰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芳香」,這是莎翁劇「羅密歐與茱麗葉」裡的名言,世人多借用來作「名」、「實」之辨。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芬芳;反之,一朵花如果失去芳香,甚至無色又無刺,還能叫做玫瑰嗎? 12年國教冒出「排富」議題,理由是政府財政困難。這個理由是實質存在的,且看地方首長態度堅定一致,可見若真要全體免費,確有執行上的困難。 只不過,這樣一來,所謂的12年國教:學費政策方面,高中與高職有別,富與不富有別;錄取方式上,社區高中與「特色高中」(實則「明星高中」)有別;甚至以考試成績分級也不能免,只不過名稱從基測改稱「會考」。這層層疊疊區別高下的設計,置入於教育體系,如果明言人才篩選必須擇優汰劣也就罷了;但硬要加冕「12年國教」的皇冠,是什麼意思呢? 既曰「國民教育」,憲法中的國民享有平等權,何來排富之說?何來「特色」與「非特色」的區別?學生當中若形成「繳學費」與「不繳學費」族群,難道不會產生階級之分?高職全體免學費政策,形同將家庭經濟較困難者導向職業教育體系,又豈符合公平原則?也難怪專家說,「免試」與「免學費」兩項原則都做不到,12年國教名存實亡。 我們並非主張「不要排富」;我們也很同意,若經費不足或使用失當,可能使教育品質落入「均貧」。只不過,既然困難重重,政府為何不能誠實說一句:現在財政困難,無法實施12年國教?就算持同情立場的專家亦嘆息,爭議這麼多,教育部根本還沒準備好,不能緩一緩嗎? 失去芳香精髓的,不要冒名「玫瑰」比較好。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為標榜實施12年國教的政績,硬要趕鴨子上架,菜沒熟就端上桌。過往政策大轉彎的例子多了,折損的是政府威信;但教育政策涉及廣大學子,出爾反爾讓家長學生惴惴不安,這樣的「政績」還有功可居嗎?馬政府不是一個操守不好、動機不好的政府,但若太過好名、媚俗,不免落得「偽善」的批評,孔子謂「鄉愿德之賊」不就是這個道理! tvb now,tvbnow,bttvb  ]! V# `5 g. L# p) f8 ?# L9 b6 ]

+ @: C( H: g+ r' k4 j3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3/06/14 聯合晚報】tvb now,tvbnow,bttvb' H! K- n" v8 i& D& H& ?

: r. B; ^; X5 o- Y0 e- L# S! W) j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1 [0 X, w: }, x3 X0 Q& q& y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