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行止:視美國如大佬 當中國為財神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0-24 03:54 AM 編輯
; O0 |/ w% o. [, v. r7 M- T公仔箱論壇
1 C, ^6 E# ^+ X1 \; [林行止:視美國如大佬 當中國為財神
1 K' M; [3 i  O; Q/ D tvb now,tvbnow,bttvb6 Z7 a8 |/ \; v' t5 ]7 S* r" W

! l0 B; H! d, cwww2.tvboxnow.com
  E% c+ z% m) \1 t6 _9 V
一、英國財相奧斯邦和倫敦市長約翰遜(同為覬覦下屆相位的資深政客),不約而同,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率領龐大商團訪問中國;雖然他們未獲北京黨、政高官接見,但大做生意,收穫甚豐。非常明顯,中國巧妙地通過曲線手法,令因為英相及副相去年五月與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地下室(Crypt)半小時的會面,觸怒北京,中英政治交往因而凍結了整整十八個月(中、英總理〔首相〕及副總理級年度互訪經金對話被中方叫停);在雙方確有互補不足的經濟需要之下,為了不致墜入「達賴效應二年消失」的「宿命」,中國在政治上仍然對英國擺出冷面孔,卻允許國企民企和英國達成巨額經濟交易。「達賴效應」是德國哥廷根大學兩位計量經濟學家在二○一○年十月十九日發表的論文〈訪問的代價—達賴喇嘛效應與國際貿易〉提出的觀察,他們爬梳一九九一年至二○○八年一百五十九國的貿易統計(期間達賴喇嘛出訪二百六十六次,其中赴歐洲一百六十次),以求證「官式接待達賴喇嘛訪問受到中國什麼程度的經濟制裁」,結果是接待規格愈高所受經濟制裁愈甚(按 這解釋了何以英相特別安排在教堂地牢見達賴的原因)。換句話說,外國人早知北京發過脾氣令黨內鷹派消消氣便算,不會不怕犧牲地全面對有關國家實施抵制,這等於逆北京之意只會付短期代價而不會有長期消極效果(詳情見收在《火藥味濃》的〈「中美利加」名實皆亡 「達賴效應」二年消失〉)。雖然這一趟中國擺出只做生意不論政事的姿態,但生意做成了,意味這兩名學者的實證論斷仍然有效。
- t6 L0 Y4 o- Z( t
8 ], v5 ^1 U/ h1 Iwww2.tvboxnow.com只做生意不談政治,兩國外交關係並無寸進,惟經濟各有所得各取所需,此種不空談「心性」只進行實惠交易的交往模式,相信今後會成為政治意識有異價值判斷不同而又有意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的國家所普遍採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3 i# u( B3 c8 g: z) G- B

  ^' G3 O3 |* Q0 w7 r8 o公仔箱論壇就「實惠」(務實)角度看,在向中國招商上,英國的確幹出輝煌成績,收穫甚豐。這些「交易」,繼去年中國投資購買泰晤士水務百分之八點六八股權及希斯羅機場百分之十股權之後,近月的投資活動,舉其犖犖大者,今年九月間有中國工商銀行(工行)參與興建曼(徹斯特)城機場企業園區,繼之宣布的有中融興建倫敦水晶宮(Crystal Palace,一八五四年建成一九三六年毀於大火;據說英國駐京使館派人上門替中融負責人簽赴英證件!)、光明控股購進食品公司維他麥(Weetabix)六成股權、萬達收購聖汐船公司百分之九十二股權、吉利汽車「擁有」製造倫敦的士的英國錳銅集團(Manganese Bronze)……。中資在英國的投資額較在歐洲的投資多二倍強;與此同時,湧入英國的「強國」遊客去年已超過十萬,比二○○九年倍增。這不能不說英國招徠中國生意大竟全功。  www2.tvboxnow.com. s$ M% f( V3 D% h1 ]' C

3 t  Y+ F/ h% d! P4 U' C3 u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9 z( ]# W2 y1 B, E. ^" \/ E

) m* M  p/ i% q8 g8 nwww2.tvboxnow.com二、在短短數個月內,不但中國對英國的工商業投資涉及三四十億鎊,在金融業上,中、英的突破性發展更令世人特別是正在收緊對金融業管制的歐盟和美國矚目。首先是英國「限制寬鬆」,做好增強倫敦作為人民幣全球交易中心的準備,隨即獲中國批出八百億元人民幣作為R(人民幣)Q(合格)F(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試點額度」,打破向由「香港壟斷」的境外人民幣投資;倫敦有望成為歐洲離岸人民幣中心。
7 Y/ ^& m: P3 C6 R; g6 E! ewww2.tvboxnow.com / p6 F( O$ q) f' m
投桃報李,英國允許中國銀行在英開分行(Branches),不再是過往的只能開附屬子銀行(Subsidiaries)。二者的性質有雲泥之別。前者只遵守中國的相關規則;後者則須接受與本土銀行一樣的監管(試想想港府允許不必受本港銀監處監督的銀行在香港開業有什麼後果)。中、英對銀行監管的規例也許大同小異(內地的寫得更具體而微也說不定),惟在執行上的寬嚴度差異甚大,此舉在英因此引起強烈反彈,甚且有論者認為等於英國賦予中國銀行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這是十九世紀滿清末年被列強所逼割出租界令外國人不必受中國法律管轄的翻版。西方的老大帝國在中國銀彈之前拜倒,保守英人破口大罵,不在話下。這種發展清楚展示中國已真正崛起、揚眉吐氣,湔雪國恥!
) n* `3 K  q- j& o# p
3 o# ?3 u! k( P+ W' {8 v不過,最令部分英人憂慮的是奧斯邦宣布准許一家或多家中國核能企業參與修建離大城布烈斯圖和卡地夫約十里的欣克利角(Hinkez Point)核電站C反應堆!歡迎外商投資,是英國貿易對外開放的國策,過去引進豐田、日產及寶馬等車廠,最初亦聞民間反對之聲,但最終帶動了英國汽車業中興(或如約翰遜在北京「答客問」所說,倫敦開埠時〔當年稱Londinium,時在公元四十年左右〕是靠一批富冒險精神羅馬人拓荒奠下基礎);然而,核電設施屬敏感的戰略性資源,《倫敦時報》就此提出嚴厲質問:「一個沒有民主的經濟大國擁有截斷英國能源的能力,這是否非常不可思議?」這種情況實在令英國人擔心;《觀察家周刊》甚且因此指斥奧斯邦「太天真無知」(Wide-eyed,innocent and deeply ignorant),從電視上觀之,奧斯邦似乎在扮「白癡」(經過無數次競選以至黨內鬥爭爬上高位的政客,個個精明偽善擅做「秀」)以取悅主人家!昨天(二十二日)保守的《每日電訊報》歷數保守黨(與自由黨聯合執政)政府在削減財赤、改革稅制以提高創業誘因以至把英國基礎設施(基本建設)提升至第一世界水平等「鴻圖大計」,無一達標,對欣克利角核電反應堆引進中資的效應,因而憂心忡忡……。法總統奧朗德今年四月訪中受到二十一響禮炮隆重歡迎,令英相酸溜溜,近今連串引進中資的招商活動,是禍是福,保守的英人都心存疑慮。中資加大在英國的投資力度,對英國短期經濟尤其是就業,大有幫助;但對保守黨爭取連任,則可能有消極效果。大家不妨拭目以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T4 }" b, l
% n% J9 ~/ l4 Y2 W. ?$ d/ G

% B. i: t3 p5 ]5 ?+ W 4 T& f3 A0 j. B5 ?, P
三、著名記者、歷史學家莫思基(J. Mirsky;一九九三—一九九八年任《倫敦時報》遠東區編輯時駐香港;此前曾訪問達賴喇嘛、周恩來、鄧小平和李登輝)在今期的《紐約書評》發表長文〈誰不要中國的錢?〉(Who's Afraid of Chinese Money ?),猛烈批評為了經濟利益,英國政府把人權等政治問題及劉曉波事件拋諸腦後。這位於一九九一年隨當時英相亦是「六四」後第一位西方政治領袖馬卓安訪華的資深記者,指出英國政府在當年便把「天安門鎮壓」忘個一乾二淨!莫思基當時受國際特赦組織之託,把一份數百中國政治犯名單交馬卓安,希望他轉交李鵬總理。會見後馬卓安告訴莫思基已把名單交出同時「強而有力地對李鵬陳說政治自由的重要」,隨行的外相韓達德亦如是說。可是,不久後,一位隨馬卓安見李鵬的官員告訴莫思基「並無此事」。這一次,財相和市長在出發前異口同聲說為了尊重中國悠長和令中國人驕傲的歷史,此行不會觸及任何敏感的「道德問題」;但莫思基指出敍利亞和伊朗亦有悠久輝煌的歷史,何以英國政府不對她們尊而敬之……。這位今年八十一歲、曾在多家大學任教、七十年代初便長住英國的美國記者,對英國政客的偽善痛心疾首!對於引進中資參與核電站的興建,莫思基以為大錯特錯,他說,英相與達賴地下室會面,招來中國年多的外交杯葛,如果有朝一日,英政府對中國和台灣或日本開戰表示「遺憾」,中國會否停止欣克利角核電站供電……?!
" ]+ h$ g" [6 D- k2 L公仔箱論壇
- e2 R* c- G  w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告訴大家,英國在政治上被美國牽着鼻子走,為經濟利益則不惜拋棄普世價值向中國叩頭。在國際舞台上英國已淪為「小不列顛」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z1 j! S+ D, q
公仔箱論壇+ L8 F5 t- o& J( c2 e

8 y  l1 p9 G" J- f4 @2 z; B

  S2 z* b. |" v' r$ P
3 u$ H1 ?0 u9 x  p( S8 s*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