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馬英九近日多次出席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週年”等相關活動,發表譴責侵略、促進和平等談話,這是應受肯定、應給予掌聲的。馬英九又多次談到“誰在抗日戰爭中起了主導作用”的問題,有關談話經媒體報道放大,沖淡了紀念抗戰勝利的主題和意義,這又是令人失望和遺憾的。
3 T" [+ a) J% I公仔箱論壇7 e& \/ V; R! Q
“誰在抗日戰爭中起了主導作用?”過去多年兩岸的闡述不同,自有其背景和複雜因素;大陸方面近年出現了一些變化,相信馬政府也留意到。2005年,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已提到“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擔任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近日大陸外交部在答問時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體兒女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
$ w: Y2 p5 k. v9 K% @+ n J) o. J: {3 {1 ?+ N: Z: t
我們認為,紀念抗戰勝利,不應突顯兩岸分岐,更不應製造新的分裂;紀念抗戰勝利,不是為了加深仇恨、加深隔閡,而是要防止發生新的戰爭,防止帶來新的仇恨,產生新的隔閡。兩岸應共同警愓、防範的敵人,是近年正在加速復辟的日本軍國主義。
8 t9 W5 b' J* y9 i
. L; d4 W, u, `/ J 當然,紀念抗戰勝利,也是為了牢記歷史,反思教訓。當年日本敢於悍然侵華,部分原因是中國內戰不斷、積貧積弱、國家衰敗。落後就會挨打,中國勝利來之不易,不能再重蹈覆轍。紀念抗戰,不能是為了與對岸拼場較勁,更不能討好日本。 tvb now,tvbnow,bttvb( d& `' z/ c" E' B+ j9 v# I
" A- @. T. ^- A8 b- h% E! Dwww2.tvboxnow.com 馬英九近日說,他父母親都曾經歷過抗戰,體會家國之痛。我們能感受到馬英九的家國情懷,更期待馬英九正視兩岸長期分裂之痛,為國家、民族未來盡力,勿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