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曾龍文/在抗爭現場溫習電影:韓國篇(上)

民主和資本彼此穿透、相互形塑。有政治理想者大多以進入既有體制改造之、完善之為目標。歷史的教訓不外是,昔日運動領袖一朝登天,不是被迫參與對方的遊戲而沆瀣一氣,就是反過來理直氣壯地為體系製造美麗空洞的說辭。這是否說明在激情抗命之下,革命者總是為「大他者」(the big Other)慾望所形塑?畢竟,按照拉康的看法,人都是無意識的主體。無意識,就在大他者處。
9 A, E( ~4 m' B9 t- {臺灣正值多事之秋,前有黑箱課綱,後有八仙塵爆,近日李登輝的「日本祖國論」更掀爭議。臺灣人不啻是身陷文化和安全危機中。然而就在這些或涉及人命,或反映身份認同焦慮的消息佔據主流媒體版面之際,一場跨海抗爭正靜悄悄地在當地進行。tvb now,tvbnow,bttvb$ H0 W, y" ]/ G" s" I; |" K
韓國Hydis公司工人遠道而來,為爭取權益將戰線拉到臺北永豐餘集團子公司元太科技門前。抗爭的引爆點是,元太科技私自關閉生產線,罔顧工人福利。此前,中國公司從現代集團買下Hydis,卻只販賣專利技術,讓Hydis大受其害,造成多名員工失業。公司再次被收購後,新東家故技重施,只圖賺快錢。拒絕成為財團奴隸的韓國工人毅然走上艱苦的跨海抗爭之路。(上圖)公仔箱論壇7 \; w0 J' K6 E
影像傳播公民社會運動tvb now,tvbnow,bttvb7 P: J" h( \9 H: X) b" W
韓國工運基礎深厚,在上世紀六零年代扎根、八零年代興起,歷經孱弱、摸索與壯大。我們在媒體上多次看到韓國工人為反抗壓迫,以肉身為墻,阻擋國家與財閥聯手的暴力,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被譽為世界上戰鬥性最強的工人階級。韓國電影界深受影響,不吝於表現工人群體抗命的精神風貌。韓國電影鮮明、強烈的社會印記令人矚目。www2.tvboxnow.com; F) J* M, n  ^* ]5 z( Q' p# v

% `! E" ?, l5 y& y9 Y. I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4年的《失業女王聯盟》(Cart)就是改編自2007年韓國E.Land集團旗下Homever賣場罷工事件。當年韓國政府實施勞動新法,規定工作兩年以上的非正式職員,公司應給予正式的勞動契約。財團旋即趕在法律生效前大規模解雇年限屆滿的職員。工會因此發動罷工,十三家門市響應,賣場職員紛紛佔領收銀檯靜坐抗議。
# y* G: Z6 a; L+ D+ q' Z; I' b% zwww2.tvboxnow.com本片聚焦在某一賣場,講述工人在抗爭過程中的諸般滋味。有趣的是,被無理解僱的清一色是女性員工,如扛起一家生計的婦女、打了半輩子工的清潔工、單親媽媽等,安坐高位的管理人皆是冷漠麻木的男性。故事格局不僅是勞資對抗,更是父權社會與弱勢中的弱勢——女性勞動者之間的鬥爭。tvb now,tvbnow,bttvb3 K0 b: m% x- n
當然,這是電影聰明的煽情策略,以一種簡單的對立來彰顯女性的人情味,對比男性的權勢和自私,無疑輕易賺人熱淚。不過,敘事的效力就在於與現實並不相悖。在現代社會「男女平權」口號下,大量底層女性投入就業市場,從事各種最累、工時最長的工作。當少數女性在晉升之路獲得眷顧,媒體無不大肆報導祝賀。然而,祝賀的不是戰勝性別不公,而是制度的萬能,從而遮蔽底層女工遭制度化剝削的殘酷現實。片裡的女工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任勞任怨地工作,忍受顧客羞辱,超時無加班費。資方無時無刻不灌輸「只要好好努力,人人都可以成為正式職員」、「讓公司生存,員工就能生存」的虛假意識。真相卻是,她們與賣場的廉價商品無異,隨時可以買入、出售或拋棄。
  L% V1 b3 Q& ?, U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電影透過女工的觀點展示職業婦女「內外交困」,既要爭取應得利益,又要扮演東方傳統家庭角色,當個好母親、好媳婦。財團自然不會理會這類個人困境,只為創收盈利、無止盡地擴展規模而生存(亦無止盡地再生產「犧牲少數造福人群」的偽道德立場)。於是可以不擇手段僱用黑道打擊婦孺,抑或提出訴訟,向女工要求鉅額賠償。tvb now,tvbnow,bttvb/ c) L( Q+ ?# a) o: T  g
tvb now,tvbnow,bttvb0 Y! A6 H' S2 ?) S# y- s
受被壓迫者發聲戰鬥* D  e1 e6 ]" A  G# O+ t  l
當暴力手段失效,他們退而求其次,允許某些工人復工,意圖分化工運力量。歷史的教訓往往是,若接受協議,資方必定制訂更嚴酷的條款,將工人制約於法規牢籠,動彈不得。電影的最後一幕定格於女工使勁推著購物車,在水柱中衝撞盾牌的畫面,觀之令人熱淚盈眶。這一懸置的結局表明抗爭從來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 G! i; S" A& t因關懷弱勢,立場鮮明,《失業女王聯盟》獲邀出席第3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閉幕禮,被評為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電影」,是「權利被剝奪者的電影」。此言不虛,唯一可挑的缺點是敘事中規中矩,人物發展和情節設計仍大有可為。公仔箱論壇* u2 ?* l1 \3 `4 @; D, r
可能有人會問,現代民主國家在電影裡角色如何?難道沒有出面阻止財團的惡行?諷刺的是,國家正是協助大財團穩定江山,保護壟斷式經濟的共犯。電影再三出現無人領軍的鎮暴隊,二話不說驅逐女工(仿彿財團已操控國家執法),可見導演對政府毫無寄望,也暗示我們:抗爭不能夠只停留在反抗天性嗜血的資本代理階段,必須上升到抗衡縱容壓榨剝削、知法犯法的國家機器。
+ a/ f. R5 ?- w4 D6 @% K; m+ _無獨有偶,《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正是2014年「個人VS國家」的抗爭電影中的耀眼之作。這麼說不是因為故事以已故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前半生的維權事蹟為藍本,頌揚反抗政治的英雄主義。反而是導演楊宇碩初執導筒就大膽回溯八零年代軍政府的白色恐怖,勾勒韓國近代民主發展史,娓娓道來一個天真無知、原是既得利益者的小律師如何走上維權之路。在敘事上深得通俗劇精髓,整體駕馭有方,情感強烈飽滿、自然流暢,煽情得來又毫不突兀。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韓國電影人驕傲回顧人權戰績之餘,大有要人們莫忘鬥爭初衷,鼓舞當代「刁民」走上街頭之意。公仔箱論壇! O5 M5 E' b" T1 {! n$ `1 |( z
公仔箱論壇& @# V. O4 W7 a* d6 [
改變國家命運的正義之戰: V# }3 E0 ]3 q& x4 L# I- v
宋康昊飾演稅務律師主角,因貧困出身而以致富為人生志向。對政治不聞不問,對高喊口號的學生,嚴辭斥責不務正業。1980年,釜山發生釜林事件,軍政府展開一系列迫害學生的行動。與他相熟的小餐館老闆娘之子亦受牽連,被控讀「禁書」。律師原以為政治遠在天邊,卻未料到恰好是政治維繫了「不問政事,努力致富」等同「安定生活」的幻象,殊不知他早已活在政治之中。由於曾受老闆娘恩惠,他被迫代表家屬尋找事實真相,從而見證國家戕害無辜,殘酷毀損地一個個風華正茂的年輕生命的罪惡。
1 |9 t! S, J) f7 p律師深受震撼,矢志為受迫害學生爭取權益,一頭栽進維權禁地,由零開始學習如何與整個體制周旋。和《失業女王聯盟》一樣,電影並沒有讓主人公達成任何重大勝利,僅僅在街頭抗爭中結束故事。當然我們都知道後來的歷史,韓國人民在1987年罷免軍政府,開啟民主化進程。《正義辯護人》的原型人物盧武鉉更在2002年當上總統。從一個剛正不阿的維權律師到民心所向的一國領導,根本是現實中難得的快樂結局。耐人尋味的是,他卻在2009年卸任後自殺身亡。盧氏之死既與家人受賄醜聞有關,也因為堅持理想主義。$ T" c4 F. O+ T+ h. I
民主和資本彼此穿透、相互形塑。民主推動人權同時也帶來金權政治,導致市場介入國家決策,財閥與政客進行權錢交易,製造比獨裁年代更為隱秘和制度性的不公。盧武鉉深明民主制度的缺陷,上任後「反財閥」立場鮮明,主張由政府買下企業的股票分給勞工,逐步削弱獨佔與壟斷式經濟。但企圖在資本主義病體內注入左派藥方,卻被多數人斥為不切實際,難有成效。盧武鉉改革不成,反而深陷賄賂醜聞。如今輿論普遍認為,他因不堪李明博保守派政府的報復而墜崖自殺。% \7 t/ u, t" _8 {- h9 a'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 k1 z% \' G
有政治理想者大多以進入既有體制改造之、完善之為目標。歷史的教訓不外是,昔日運動領袖一朝登天,不是被迫參與對方的遊戲而沆瀣一氣,就是反過來理直氣壯地為體系製造美麗空洞的說辭。這是否說明在激情抗命之下,革命者總是為「大他者」「大他者」(the big Other)慾望所形塑?畢竟,按照精神分析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的看法,人人都是無意識的主體。無意識,就在大他者處。
返回列表